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and-mainland-scholars-formed-the-first-chinese-led-the-lancet-commission-on-cancer-liver-cancer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and-mainland-scholars-formed-the-first-chinese-led-the-lancet-commission-on-cancer-liver-cancer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過六成的肝癌病例可透過減少相關風險因素來預防,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攝取及代謝功能相關肝病。報告同時估算,倘若不採取任何措施控制肝癌個案的上升的趨勢,全球的肝癌患者將在2050年翻倍,由87萬增至152萬。

 

針對全球最迫切的疾病及公共衞生挑戰,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針》定期委託各地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制訂報告以提供最新疾病資訊及醫療政策建議。此《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是《刺針》成立200多年來,首個由華人專家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聯同日本、韓國、美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共51位肝癌專家共同制訂。

 

Group photo

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過六成的肝癌病例可透過減少相關風險因素來預防。(左起)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報告第一作者兼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莫慶堯醫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教授;及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

肝癌的威脅不遜於癌症頭號殺手──肺癌

 

全球的肝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報告估算,倘若未有任何干預措施,全球的肝癌新症將在25年後翻倍,由2022年的約87萬宗增至2050年的152萬宗。而肝癌死亡人數的增幅亦相似,預計由76萬人增至137萬人。

 

肝癌分別是全球和香港第六及第五大常見癌症,而致命程度同列第三。雖然現時肝癌的發病率只有肺癌的約五分之一,但兩者都是「沉默殺手」。由於肝臟和肺部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加上早期的癌症症狀不明顯,診斷相對困難,導致過半病人在發現患病時已屆癌症的中晚期,影響治癒率,兩種癌症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不足30%。

 

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表示:「肝癌與肺癌被視為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主要是因為患者多於晚期才確診。針對此兩類癌症推行全民早期癌症篩查已是刻不容緩,有助挽救更多生命。」

 

全球約60%的肝癌個案可預防

 

Professor Stephen Chan

陳林教授指出,具體的臨床肝癌風險管理上,需要因應地區差異而調整策略。

肝癌的主要成因包括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長期過量飲酒、以及代謝相關脂肪肝性肝病(MASLD)[1]。報告揭示,全球肝癌的成因分布出現改變,因為長期過量飲酒或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而患肝癌的比例上升,乙肝和丙肝的相關比例則稍為下降。(詳細數據見表一)

 

報告第一作者兼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表示:「肝癌雖然致命,但我們的報告發現,全球有60%的肝癌個案是可以透過控制風險因素而預防的,包括加強肝炎疫苗接種、減少酒精攝取及管理肥胖等代謝因素。」

 

他續說:「但在具體的臨床管理上,需要因應地區差異而調整策略。中國的肝癌病例數目佔全球整體的四成,當中六成患者是由於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致。因此,加強肝炎疫苗接種、抗病毒治療及高危群組篩查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相反,西方以代謝病相關脂肪性肝炎為主因,解決肥胖問題才是首要。」

 

 

 

 

 

表一:202220352050年估算的全球肝癌成因分布

 

2022 年

2035年

2050年

乙肝

39.0%

38.1%

36.9%

丙肝

29.1%

27.6%

25.9%

長期過量飲酒

18.8%

19.9%

21.1%

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

8.0%

9.2%

10.8%

其他

5.1%

5.2%

5.3%

 

Professor Vincent Wong

黃煒燊教授表示,肝癌大多數與慢性肝病有關。而改善生活習慣有助預防慢性肝病,包括減少酒精攝取、均衡飲食和保持適量運動。

莫慶堯醫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教授表示:「肝癌大多數與慢性肝病有關。接種肝炎疫苗可有助避免病毒感染,而改善生活習慣亦有助預防慢性肝病,包括減少酒精攝取及控制體重;均衡飲食和保持適量運動亦有助改善肝功能。」

 

報告指出,倘若能夠積極推動全球肝癌預防措施,每年新發病例可減少2%至5%,預計在2050年最多減少1,700萬個肝癌新症及1,500萬個相關死亡個案。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過去廿年在肝癌及肝病研究屢獲突破

 

與內地學者共同領導此《刺針》肝癌委員會報告的陳林教授是肝膽胰癌症專家,近年成功研發混合免疫療法治療肝癌,不僅顯著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也使他們免受常規治療的副作用困擾。陳教授的團隊亦積極探索「預測性生物標記」,目標是將癌症治療個人化,以進一步改善肝膽胰癌症治療的成效。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表示:「《刺針》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醫學期刊之一,邀請中大醫學院團隊領導肝癌委員會報告,充分肯定我們科研團隊在推動肝癌及肝病研究的環球貢獻及領先地位。作為首個由中國專家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亦彰顯中國在推動全球肝癌防治策略、促進精準醫療發展上的關鍵角色。」

 

中大醫學院的肝癌及肝病研究於過去廿年屢獲突破,涵蓋免疫療法、標靶藥物、放射治療、代謝相關肝病機制及風險評估等。團隊不僅破解肝癌免疫耐藥機制,開發新型混合療法,更發現HDAC8及SQLE等多個關鍵的致癌因子,有助推動精準治療。此外,中大早年研發的肝癌風險指數有效提升乙肝患者的臨床管理效率,亦擬定亞太區治療慢性乙肝指引。研究成果獲醫學界肯定,鞏固其在肝癌及肝病研究的領導地位。

 

Paper

此《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是《刺針》成立200多年來,首個由華人專家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聯同日本、韓國、美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共51位肝癌專家共同制訂。


[1] 代謝相關脂肪肝性肝病(MASLD)以往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因為一種或多種代謝問題如肥胖、糖尿病等導致肝臟脂肪積聚,繼而引發慢性肝炎,損害肝臟

更多新聞稿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療法作二期臨床研究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療法作二期臨床研究

研究
中大制訂肝癌風險評估指數 準確預測乙肝病人的肝癌風險

中大制訂肝癌風險評估指數 準確預測乙肝病人的肝癌風險

研究
中大發現調整生活方式的介入治療方案 可減輕近七成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代謝性脂肪肝病情

中大發現調整生活方式的介入治療方案 可減輕近七成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代謝性脂肪肝病情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應對肝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中大醫學院研究應對肝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發的SIM01微生態配方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研究結果剛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刺針傳染病學》

中大醫學院研發的SIM01微生態配方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研究結果剛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刺針傳染病學》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研究
中大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陳林教授就職演講「不苦口的良藥」

中大葉氏家族基金腫瘤學教授陳林教授就職演講「不苦口的良藥」

獎項及榮譽
中大研發嶄新治療組合 帶領亞洲策略性抗擊膽管癌

中大研發嶄新治療組合 帶領亞洲策略性抗擊膽管癌

研究
中大發現新方法將肝腫瘤由「冷」轉「熱」 激活免疫T細胞滅癌 助發展更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中大發現新方法將肝腫瘤由「冷」轉「熱」 激活免疫T細胞滅癌 助發展更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 建議監測患者肝功能 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見有肝臟受損問題 建議監測患者肝功能 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誘發肝癌的關鍵致癌基因

中大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誘發肝癌的關鍵致癌基因

研究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研究
中大研究揭乙肝康復者仍存罹患肝癌風險

中大研究揭乙肝康復者仍存罹患肝癌風險

研究
中大公布世界首個全球「炎症性腸病」於本世紀發病率及流行率系統性回顧研究 發現本港發病率於過去30年急升近30倍

中大公布世界首個全球「炎症性腸病」於本世紀發病率及流行率系統性回顧研究 發現本港發病率於過去30年急升近30倍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脂肪肝問題不是肥胖人士獨有

中大研究揭示脂肪肝問題不是肥胖人士獨有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每5名糖尿病患者中 1人因脂肪肝引致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中大研究發現每5名糖尿病患者中 1人因脂肪肝引致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研究
中大最新研究揭示本港每年逾十萬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症

中大最新研究揭示本港每年逾十萬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症

研究
中大發現「經血管乙醇消融術 」治肝癌 七成機會完全消滅腫瘤

中大發現「經血管乙醇消融術 」治肝癌 七成機會完全消滅腫瘤

研究
中大調查指丙型肝炎隱性高 近九成患者不自覺 傳統治療過程雖艱巨 籲患者勿放棄

中大調查指丙型肝炎隱性高 近九成患者不自覺 傳統治療過程雖艱巨 籲患者勿放棄

研究
中大設計生活模式輔導計劃 六成脂肪肝患者不藥而癒

中大設計生活模式輔導計劃 六成脂肪肝患者不藥而癒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四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為本港院校之冠

中大四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為本港院校之冠

獎項及榮譽
逾四分一成年港人患有脂肪肝 情況不容忽視 中大首推無創肝脂肪檢查 助患者及早診斷

逾四分一成年港人患有脂肪肝 情況不容忽視 中大首推無創肝脂肪檢查 助患者及早診斷

研究
抗病毒治療能預防肝癌復發 中大代表香港擬定亞太區慢性乙肝治療指引

抗病毒治療能預防肝癌復發 中大代表香港擬定亞太區慢性乙肝治療指引

研究
中大進行全民肝臟健康普查 推算百萬港人患脂肪肝

中大進行全民肝臟健康普查 推算百萬港人患脂肪肝

研究
中大發現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能助乙肝患者有效預測合適的停藥時間

中大發現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能助乙肝患者有效預測合適的停藥時間

研究
中大發現脂肪肝患者患大腸瘜肉機會較高

中大發現脂肪肝患者患大腸瘜肉機會較高

研究
中大發現男性賀爾蒙誘發肝癌基因 解開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之謎

中大發現男性賀爾蒙誘發肝癌基因 解開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之謎

研究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