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and-pwh-pioneer-low-field-mri-technology-to-launch-hong-kong-s-first-one-stop-acute-stroke-management-model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and-pwh-pioneer-low-field-mri-technology-to-launch-hong-kong-s-first-one-stop-acute-stroke-management-model

中大威院率先引入低場磁力共振 推動全港首個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模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聯同中國卒中學會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於今年8月引入0.23T低場磁力共振(MRI)技術,使香港成為「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Emergency Stroke Unit, ESU)模式在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的一員。團隊成功在威院為超過20名病人進行低場MRI掃描,成效理想。研究團隊相信此嶄新技術能顯著優化急性中風的診斷和治療,讓更多病人受惠。臨床研究分兩個階段,目標完成200例。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s Faculty of Medicine (CU Medicine) and the Prince of Wales Hospital (PWH),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and th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have introduced the use of 0.23T 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chnology to launch Hong Kong’s first one-stop acute stroke management model.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床副教授暨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副顧問醫生馬師浩醫生;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暨威爾斯親王醫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及名譽顧問醫生梁慧康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孟霞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荆京教授;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及威爾斯親王醫院行政總監鍾健禮醫生;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鄭志雄醫生;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冷昕禕博士

ESU模式顯著縮短診治時間   改善患者預後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亦是導致成年人永久傷殘的最常見成因。全港每年有逾萬宗急性中風入院個案,近八成屬缺血性中風,即腦血管栓塞。若不施加治療,中風患者每分鐘約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因此,無論採用經患者靜脈注射溶栓藥物的溶栓治療,或經動脈直接取出血栓的取栓術治療,都是分秒必爭。

Emergency Stroke Unit

0.23T低場MRI系統相較於目前主流MRI系統,具有多項優勢:成本較低、佔地較小、安全性更高、無需特殊屏蔽設施、對金屬物品的禁忌較少,且僅需連接標準電源即可使用,大大提升其靈活性。

目前,疑似急性中風病人送抵急症室後,中風團隊會先為病人進行評估及診斷,包括翻查病歷、安排電腦掃描(CT)檢查、確定病人中風類型及位置、準備驗血和心電圖,及進行視覺及肢體活動等評估。完成診斷後醫療團隊隨即將病人送往治療室進行緊急治療。為進一步縮短患者接受診治的時間,中國卒中學會自2024年起牽頭應用低場MRI技術,開展ESU模式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在ESU模式下,急性中風的臨床評估、影像檢查和治療集中在同一間配備了低場MRI的治療室內進行,讓中風患者獲得更快與更直接的治療,改善臨床預後。

中大威院作為香港首個試點,參與為期18個月的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創新的0.23T低場MRI技術能協助腦神經科醫生在短短九分鐘內快速辨別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並評估患者大血管狀況,確保患者在接受影像掃描後即時獲得臨床評估及治療。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孟霞教授表示:「根據其他內地卒中中心參與研究的經驗,引入一站式模式後,由抵達急症室至接受溶栓治療的時間平均可縮短至20分鐘以內,比國際指引的60分鐘快得多,給患者帶來莫大裨益。我們期望與香港在人才培訓、臨床研究、跨境科研合作等領域加強交流,共同推動科研發展。」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表示:「這項研究計劃不僅有助優化急性中風治療,還加強了香港與內地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促進了研究、教育、創新和技術轉移方面的交流,為病人福祉帶來重大貢獻。」

 

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及威爾斯親王醫院行政總監鍾健禮醫生對是次合作感到鼓舞:「這項合作標誌著我們在推進醫療創新和改善病人預後的使命中邁出了重要一步。透過將這創新技術融入急性中風診治流程,可望改變急性中風患者的分流和治療策略。」

 

A stroke patient was able to receive timely treatment after a low-field MRI examination

中風患者趙女士因為接受低場MRI檢查,發現缺血性中風的位置及符合接受溶栓治療的條件,得以及時獲得適切的治療。

低場MRI具更高靈活性   克服傳統MRI及CT不足


因應設計及科技發展,0.23T低場MRI系統相較於目前主流的1.5T或3.0T MRI系統,具有多項優勢:成本較低、佔地較小、安全性更高、無需特殊屏蔽設施、對金屬物品的禁忌較少,且僅需連接標準電源即可使用,大大提升其靈活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研究團隊發現,0.23T低場MRI與3.0T MRI相比,在辨識缺血病變方面的整體準確率及敏感度超過96%和97%。此外,對比CT,低場MRI技術能高度準確顯示出較小或早期的缺血病變。這項突破性的低場MRI技術不僅在靈活性上優於傳統系統,更有望顯著優化急性中風的診斷和治療過程。

 

Professor Thomas Leung

梁慧康教授表示:「救治中風的時間往往是影響康復成效的關鍵。 ESU 模式可縮短患者由抵達急症室至接受溶栓或取栓術治療的時間,標誌着急性中風治療進入新里程,或改變日後的臨床方案,造福更多患者。」

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兼威爾斯親王醫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及名譽顧問醫生梁慧康教授期望有關臨床研究完成後,除有助中風治療的發展外,亦能促成將ESU模式引入本港作臨床應用。梁教授總結:「隨着人口持續老化,我們預計急性中風的病發率將會上升,而救治時間往往是影響康復成效的關鍵。ESU模式可縮短患者由抵達急症室至接受溶栓或取栓術治療的時間,標誌着急性中風治療進入新里程,或改變日後的臨床方案,造福更多患者。」

ESU

在ESU模式下,急性中風的臨床評估、影像檢查和治療集中在同一間配備了低場MRI的治療室內進行,讓中風患者獲得更快與更直接的治療,改善臨床預後。

更多新聞稿

中大研發新型納米機械人增強溶栓效果助減中風患者腦損傷

中大研發新型納米機械人增強溶栓效果助減中風患者腦損傷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房顫病人若中風後隨意更換抗凝血藥或加劇復發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房顫病人若中風後隨意更換抗凝血藥或加劇復發風險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心房顫動引致中風個案15年間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中大研究發現心房顫動引致中風個案15年間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藥預防中風

研究
中大倡議新藥物治療標準逆轉腦血管硬化

中大倡議新藥物治療標準逆轉腦血管硬化

研究
頭頸放射治療增中風風險 中大證實「頸動脈支架成型術」成效顯著

頭頸放射治療增中風風險 中大證實「頸動脈支架成型術」成效顯著

研究
中大與理大攜手在威院推行24小時遠程中風溶栓治療服務

中大與理大攜手在威院推行24小時遠程中風溶栓治療服務

臨床服務
中大證實體外反搏法有效增加缺血性中風者的腦血流供應

中大證實體外反搏法有效增加缺血性中風者的腦血流供應

研究
亞洲病人新喜訊 中大最新臨床研究 腦支架擴闊窄血管 手術成功率近九成六 有效預防缺血性中風

亞洲病人新喜訊 中大最新臨床研究 腦支架擴闊窄血管 手術成功率近九成六 有效預防缺血性中風

研究
中大證實為頸血管狹窄進行支架成型治療及 為心臟衰竭患者植入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成效顯著

中大證實為頸血管狹窄進行支架成型治療及 為心臟衰竭患者植入心臟肌肉收縮調節器成效顯著

研究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

研究
中大響應「世界腦健康日2022」 籲預防腦小血管病以減中風及認知障礙症風險

中大響應「世界腦健康日2022」 籲預防腦小血管病以減中風及認知障礙症風險

研究
中大為5,000港人免費驗腦 開展人口基礎研究追蹤本港腦健康狀況

中大為5,000港人免費驗腦 開展人口基礎研究追蹤本港腦健康狀況

研究
中大教授成為全球首位華人獲頒「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 全球首創「脈磁激法」助中風患者復修腦部功能及促進機能痊癒

中大教授成為全球首位華人獲頒「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 全球首創「脈磁激法」助中風患者復修腦部功能及促進機能痊癒

獎項及榮譽
中大與全球30多國專家合作研究 發現小中風新藥物療法

中大與全球30多國專家合作研究 發現小中風新藥物療法

研究
中大與多國中風專家領導一項全球研究 發現及早評估與治療「小中風」可降低七成中風風險

中大與多國中風專家領導一項全球研究 發現及早評估與治療「小中風」可降低七成中風風險

研究
中大篩查發現每三名社區長者就有一人患腦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風日呼籲及早預防

中大篩查發現每三名社區長者就有一人患腦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風日呼籲及早預防

臨床服務
中大提倡結合房顫篩查及藥物教育 助長者減低中風風險

中大提倡結合房顫篩查及藥物教育 助長者減低中風風險

臨床服務
中大研究證實中風可誘發老人認知障礙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發機會

中大研究證實中風可誘發老人認知障礙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發機會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助亞洲房顫患者預防中風成效更佳

中大研究發現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助亞洲房顫患者預防中風成效更佳

研究
呂志和博士創新醫學傑出教授公開講座 腦神經學專家Steven Cramer教授主講「腦中風後的修復」

呂志和博士創新醫學傑出教授公開講座 腦神經學專家Steven Cramer教授主講「腦中風後的修復」

教育
中大成功研發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 有助糖尿病患者預防中風

中大成功研發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 有助糖尿病患者預防中風

研究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