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develops-first-of-its-kind-magnetic-tip-rotatable-microcatheter-for-precise-safe-and-rapid-treatment-of-acute-ischemic-strok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develops-first-of-its-kind-magnetic-tip-rotatable-microcatheter-for-precise-safe-and-rapid-treatment-of-acute-ischemic-strokes

中大研发磁控螺旋微导管助精准、安全及快速治疗中远端脑血管栓塞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与工程学院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发磁控软性螺旋微导管(MSRM),为首创头部会主动旋转的磁控亚毫米微导管,同时结合导航和治疗功能,应用於针对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新技术有望突破传统中风介入治疗工具的限制,为脑血管阻塞患者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精准的方案来治疗此危及性命的疾病。研究结果已於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Neurology team and Engineering team

图为(左起)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包括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助理教授叶耀明医生、利国伟脑神经学教授、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主任梁慧康教授、中大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张立教授及中大医学院周毓浩创新医学技术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陈启枫教授。

适逢7月22日为「世界脑健康日」1,研究团队呼吁大众严格管控中风风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无论是大血管还是中远端血管出现血管栓塞,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均可能导致患者严重残障甚至死亡。
 

精准与效率兼备 推动中风治疗新里程

中风是全球导致死亡及永久残障的最常见成因。研究指出,从出现中风到介入治疗之间每早一分钟,可为患者增加一周无残疾预期寿命,因此及时介入治疗极为重要。中远端血管栓塞约占所有急性缺血性中风个案的25%至40%。然而,目前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等治疗方法对这些较细小、位置较远的血管的治疗效果有限,原因包括手术风险高及难以完全回复血流。

现时的中风介入治疗需经由肢体动脉进入血管,再透过导丝与导管引导至复杂的脑血管结构。医生需从外部旋转导丝来控制方向,但因血管弯曲狭窄,旋转力难以传递,令操作缓慢且难以精准控制,影响治疗效果。此外,现有工具功能设计单一,需频繁更换工具,增加手术过程中失去远端血管通路的风险。传统导丝及导管难以应对复杂的血管急弯结构,可能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脑出血或剥离。


Professor Thomas Leung

梁慧康教授指出脑血管结构如同迷宫般错综复杂,手术过程中失去远端血管通路的风险较高。鉴於每提前一分钟治疗,中风患者的无残疾预期寿命便随之增加,故精准且安全的导航有助医生把握抢救黄金期。

软性、可导向、多功能的一体化微导管 

为应对上述挑战,由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以及中大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联手研发出 MSRM – 一种只有亚毫米(0.5毫米至0.9毫米)大小、具柔性导尖的微导管,专门用以导航复杂的血管结构,并可一次完成多项治疗功能。

中大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张立教授解释:「MSRM 配备柔软的可旋转导头,可透过外部磁场无线操控,实现精准导航。当导管到达血管阻塞位置后,MSRM更能直接注射溶栓药物、机械性破碎血栓,并安全回收血栓碎片,全程毋需更换工具,大幅降低风险并提升治疗效率。」

 

Zhang Li

张立教授分享磁控软性螺旋微导管的设计如何用於血管内治疗。

Magnetic tip rotatable microcatheter

磁控螺旋微导管设计概念图,用於血管内治疗。

利国伟脑神经学教授、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主任梁慧康教授补充:「与传统工具相比,MSRM采用矽胶柔性导尖,并以低转速(每秒2至8赫兹)运作,能减少对脆弱脑血管的损伤。在模拟人体脑血管的人体胎盘血管测试中,与传统导丝造成的明显血管壁损伤相比,MSRM导致的细胞损伤极低。这项创新技术有望克服现行中风介入治疗工具的限制,为中风治疗带来新希望。」

 

中大医学院周毓浩创新医学技术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陈启枫教授表示:「MSRM已於兔子体内实验和体外人胎盘血管中成功测试,显示其临床应用潜力。团队展望这项新技术有望为现时难以受益於传统治疗的中远端血管栓塞患者带来新希望,减少并发症风险。」

Zhang Moqiu and Tony Chan

(左一)是次研究第一作者、中大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张沫艽博士陈启枫教授示范如何将磁控软性螺旋微导管引导至复杂的脑血管结构,减少对脆弱脑血管的损伤。

Microcatheter for vascular pathways

有别於功能单一的传统导丝及导管,磁控软性螺旋微导管的矽胶柔性导尖会主动旋转。结合导航和治疗功能,有望更精准、安全及快捷地对脑血管阻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预防中风与及早介入治疗同样重要 

在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的同时,研究团队亦强调预防中风与及早识别此病的重要性。高血压、吸烟、缺乏运动、肥胖、高胆固醇及糖尿病均为中风高危因素。团队呼吁大众应保持均衡饮食、定期进行带氧运动、戒烟、避免过量饮酒,并透过定期体检妥善管理慢性疾病。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助理教授叶耀明医生呼吁:「识别中风警号与预防同样重要。如怀疑中风,必须立即行动、尽快求医。及时治疗可挽救生命,并可大大降低导致永久残障的风险。」

 

Bonaventure Ip

适逢7月22日为「世界脑健康日」,叶耀明医生呼吁大众妥善控制中风的高危因素。

鸣谢

此项研究获研究资助局、裘槎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nnoHK 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中大—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中大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支持。

 

 

 1  关於「世界脑健康日」:为提升世界各地关注和付诸行动以减轻脑神经疾病负担,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将每年7月22日订为「世界脑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关注脑健康」,强调於人生各个阶段积极预防脑神经疾病的重要性,唤起社会大众对脑健康的重视。

更多新闻稿

中大研发新型纳米机械人增强溶栓效果助减中风患者脑损伤

中大研发新型纳米机械人增强溶栓效果助减中风患者脑损伤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房颤病人若中风后随意更换抗凝血药或加剧复发风险

中大研究发现房颤病人若中风后随意更换抗凝血药或加剧复发风险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心房颤动引致中风个案15年间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药预防中风

中大研究发现心房颤动引致中风个案15年间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药预防中风

研究
中大倡议新药物治疗标准逆转脑血管硬化

中大倡议新药物治疗标准逆转脑血管硬化

研究
中大与理大携手在威院推行24小时远程中风溶栓治疗服务

中大与理大携手在威院推行24小时远程中风溶栓治疗服务

临床服务
中大证实体外反搏法有效增加缺血性中风者的脑血流供应

中大证实体外反搏法有效增加缺血性中风者的脑血流供应

研究
亚洲病人新喜讯 中大最新临床研究 脑支架扩阔窄血管 手术成功率近九成六 有效预防缺血性中风

亚洲病人新喜讯 中大最新临床研究 脑支架扩阔窄血管 手术成功率近九成六 有效预防缺血性中风

研究
港中大威院率先引入低场磁力共振 推动全港首个一站式紧急中风诊治模式

港中大威院率先引入低场磁力共振 推动全港首个一站式紧急中风诊治模式

研究
中大医学院完成全球首个针对心房颤动华人患者的脑出血治疗成效研究

中大医学院完成全球首个针对心房颤动华人患者的脑出血治疗成效研究

研究
中大开发「磁控螺旋微机械人」治疗中耳炎患者中耳导管菌膜感染

中大开发「磁控螺旋微机械人」治疗中耳炎患者中耳导管菌膜感染

研究
中大响应「世界脑健康日2022」 吁预防脑小血管病以减中风及认知障碍症风险

中大响应「世界脑健康日2022」 吁预防脑小血管病以减中风及认知障碍症风险

研究
中大为5,000港人免费验脑 开展人口基础研究追踪本港脑健康状况

中大为5,000港人免费验脑 开展人口基础研究追踪本港脑健康状况

研究
中大教授成为全球首位华人获颁「世界中风组织主席中风贡献奖」 全球首创「脉磁激法」助中风患者复修脑部功能及促进机能痊愈

中大教授成为全球首位华人获颁「世界中风组织主席中风贡献奖」 全球首创「脉磁激法」助中风患者复修脑部功能及促进机能痊愈

奖项及荣誉
中大与全球30多国专家合作研究 发现小中风新药物疗法

中大与全球30多国专家合作研究 发现小中风新药物疗法

研究
中大与多国中风专家领导一项全球研究 发现及早评估与治疗「小中风」可降低七成中风风险

中大与多国中风专家领导一项全球研究 发现及早评估与治疗「小中风」可降低七成中风风险

研究
中大筛查发现每三名社区长者就有一人患脑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风日呼吁及早预防

中大筛查发现每三名社区长者就有一人患脑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风日呼吁及早预防

临床服务
头颈放射治疗增中风风险 中大证实「颈动脉支架成型术」成效显著

头颈放射治疗增中风风险 中大证实「颈动脉支架成型术」成效显著

研究
中大研究证实中风可诱发老人认知障碍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认知障碍症病发机会

中大研究证实中风可诱发老人认知障碍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认知障碍症病发机会

研究
中大证实为颈血管狭窄进行支架成型治疗及 为心脏衰竭患者植入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成效显着

中大证实为颈血管狭窄进行支架成型治疗及 为心脏衰竭患者植入心脏肌肉收缩调节器成效显着

研究
中大利用港产内镜手术机械人 完成全球首个机械人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膀胱癌

中大利用港产内镜手术机械人 完成全球首个机械人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膀胱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成功研发介入导管整合微型机械人集群平台 崭新无创的动脉瘤栓塞治疗方法

中大成功研发介入导管整合微型机械人集群平台 崭新无创的动脉瘤栓塞治疗方法

研究
中大领导国际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系统 只需「眼底相」即可准确侦测阿兹海默症

中大领导国际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系统 只需「眼底相」即可准确侦测阿兹海默症

研究
中大研究团队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自动分析新冠肺炎CT影像

中大研究团队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自动分析新冠肺炎CT影像

研究
中大成功研发可在体内快速传输的「生物合成软体微型机械人」 突破现有仪器限制 深入狭窄腔道治疗消化道疾病

中大成功研发可在体内快速传输的「生物合成软体微型机械人」 突破现有仪器限制 深入狭窄腔道治疗消化道疾病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研究
中大成立「张金菱治疗柏金逊综合症研究中心」 跨学科研崭新方法 减慢柏金逊病程

中大成立「张金菱治疗柏金逊综合症研究中心」 跨学科研崭新方法 减慢柏金逊病程

研究
中大全球首个「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家庭研究 揭柏金逊病家族遗传倾向高达6倍 追踪初期症状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逊病

中大全球首个「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家庭研究 揭柏金逊病家族遗传倾向高达6倍 追踪初期症状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逊病

研究
中大与世界顶尖学府加强跨学科医疗机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未来发展

中大与世界顶尖学府加强跨学科医疗机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未来发展

国际合作
中大为本港老化人口制订标准化认知测试 及早辨识认知障碍症患者

中大为本港老化人口制订标准化认知测试 及早辨识认知障碍症患者

临床服务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国际合作
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研究
中大「蔡永业脑神经科学中心」破解大脑学习动作技能原理

中大「蔡永业脑神经科学中心」破解大脑学习动作技能原理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国际合作
中大成立周佩芳认知障碍预防研究中心 设立一站式简易网站提供认知障碍症资讯

中大成立周佩芳认知障碍预防研究中心 设立一站式简易网站提供认知障碍症资讯

研究
中大成立全球首个华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

中大成立全球首个华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

研究
中大率先引入「高频信号检测」技术以确定脑部手术范围 有效提升复杂性脑痫症手术成效约三成

中大率先引入「高频信号检测」技术以确定脑部手术范围 有效提升复杂性脑痫症手术成效约三成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与养和医院携手研究 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行为障碍或是脑退化先兆

中大与养和医院携手研究 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行为障碍或是脑退化先兆

研究
中大提倡结合房颤筛查及药物教育 助长者减低中风风险

中大提倡结合房颤筛查及药物教育 助长者减低中风风险

临床服务
首位香港科学家晋身Eppendorf and Science神经生物学奖三甲 中大优秀医科生致力拆解脑神经网络之谜

首位香港科学家晋身Eppendorf and Science神经生物学奖三甲 中大优秀医科生致力拆解脑神经网络之谜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发现新一代口服薄血药助亚洲房颤患者预防中风成效更佳

中大研究发现新一代口服薄血药助亚洲房颤患者预防中风成效更佳

研究
吕志和博士创新医学杰出教授公开讲座 脑神经学专家Steven Cramer教授主讲「脑中风后的修复」

吕志和博士创新医学杰出教授公开讲座 脑神经学专家Steven Cramer教授主讲「脑中风后的修复」

教育
中大公布小中风的最新药物治疗方法

中大公布小中风的最新药物治疗方法

研究
中大成功研发全自动化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 有助糖尿病患者预防中风

中大成功研发全自动化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 有助糖尿病患者预防中风

研究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