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uccessfully-conducts-intercontinental-telesurgery-with-self-developed-surgical-robotics-across-20-000-km-in-three-citi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uccessfully-conducts-intercontinental-telesurgery-with-self-developed-surgical-robotics-across-20-000-km-in-three-cities

中大成功利用自家研发的腹腔镜机械人完成横跨欧亚三地20,000公里遥距手术 彰显香港突破地域界限 汇聚国际知名医学专家为全球病患提供顶尖手术服务的关键角色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及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成功应用香港研发的腹腔镜手术机械人遥距平台,横跨欧亚三地成功同步进行遥距机械人辅助手术。手术成功不但证明香港研发的手术机械人具备应用於跨地域遥距手术等复杂临床场景的能力,有望为偏远地区的病人争取更快的手术治疗;同时证明在远距离远端多点进行复杂癌症手术在技术和临床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未来跨国协作治疗癌症和推动手术机械人创新带来重大突破。

 

中大医学院与上海和英国伦敦的顶尖外科团队横跨欧亚三地,成功同步进行手术机械人辅助的手术。

中大医学院与上海和英国伦敦的顶尖外科团队横跨欧亚三地,成功同步进行手术机械人辅助的手术。

▲ 中大医学院院长、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机械人外科教授赵伟仁教授(后排右)、负责手术的伦敦团队成员、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顾问医生Asif Chaudry教授(后排左)与身处上海的嘉宾及手术团队(前排左起)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兼中大医疗机械人创新科技中心联合主任欧国威教授、上海仁济医院团队成员副院长王争教授;以及负责手术的上海团队成员上海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政主任张子臻教授合照。

 

 
Featured in Hong Kong include (center in pic1b) Dr Shannon Melissa Chan, the surgeon representing Hong Kong,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at CU Medicine; together with two assistants, both being medical students of CUHK.

负责手术的香港团队成员包括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助理教授陈诗珑医生(中)以及两名中大医科生助手。

The collaboration is witnessed by Professor Philip Chiu Wai-yan, Dean of CU Medicine and Shun Hing Education and Charity Fund Professor of Robotic Surgery, who expresses his appreciation to the multi-national surgical team and shares CU Medicine’s vision of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nd exchange among top-notch surgeons to facilitate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o younger surgeons, while offering more innovative scenarios in remote exchange and world-class surgeries for future medical talents, which will enhance healthcare quality and accessibility in Hong Kong and across Asia, and ultimately transform the global healthcare system.

是次合作项目邀得中大医学院院长、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机械人外科教授赵伟仁教授见证。赵教授向跨国手术团队成员表示感谢,并分享中大医学院的愿景―冀汇聚全球顶尖外科医生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地区年轻外科医生的培训及技术传承,同时为未来医疗人才提供更多创新远程交流及世界级手术的场景,以提升香港及亚洲地区的医疗质素与可及性,最终推动全球医疗体系的转型。

 
欧亚三地顶尖外科团队跨越20,000公里   实现手术精准同步

 

是次手术联合香港、上海和英国伦敦的顶尖外科团队,利用香港研发的手术机械人远端平台,由三地外科医生合作,跨越欧亚共20,000公里并按照癌症手术指引所需的严谨程序和要求,完成在香港猪模型的胃及食道上进行的胃切除术及淋巴结切除术。此次手术验证了手术机械人远端技术在多点跨国协作手术的可行性,重点评估其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下的操作稳定性、系统可靠性和协作效率。


负责手术的成员包括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助理教授陈诗珑医生、上海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政主任张子臻教授;以及知名癌症手术机械人外科医生Asif Chaudry教授。他同时兼任教授职位,并在亚洲及中东多个地区率先推动机械人手术的发展。   


手术首先由身处上海仁济医院的团队开始,随后由身处伦敦帝国学院、属於Hamlyn Centre与中大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此中心进驻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合作研究项目的伦敦团队接力,成功在猪模型上实施远端机械人胃切除术,而身处猪模型所在地的香港团队则提供关键的手术系统平台,并全程实时监督及支援。

 

▲ 身处香港的陈医生在两位中大医科生的协助下,为这项跨越欧亚三地共20,000公里的远距离远端多点手术进行全程实时监督及支援。

 

Professor Zhang from Renji Hospital kickstarts the surgery remotely.

手术首先由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张教授启动。    

The London team represented by Professor Chaudry proceeds with the resection process remotely.

伦敦团队代表Chaudry教授接力远程遥距进行切除。

是次合作项目邀得中大医学院院长、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机械人外科教授赵伟仁教授及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教授见证。两名一直有研究手术机械人的中大医科生亦有参与这场远程多点协同手术,获取实战经验;而另一位正在英国牛津大学修读博士学位课程的中大医科毕业生则在伦敦参与手术。是次手术更为近200位本港中学生提供全新的国际视野,体验融合多地临床教学与科研转化的创新教育模式,深入了解远程机械人手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为培育本港医疗创科人才增添动力。


加快远程医疗的临床应用转化  促进国际顶尖医疗人才交流   


地域限制往往是患者未能及时接受妥善治疗的一大挑战,尤其是身处偏远地区的病人。是次远程多点协同手术反映香港研发的手术机械人发展成熟,全球医疗专家可不受地理及时区限制即时协作,在更有效、精准及稳定的情况下执行复杂的临床手术,减少病人转院或长途跋涉,降低医疗成本,惠及更多病人。  

 

200 lo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offered a fres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hrough this surgery, representing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model that integrates clinical training with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cross borders.

是次手术为200位本港中学生提供全新的国际视野,体验融合多地临床教学与科研转化的创新教育模式。

中大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表示:「香港位处亚洲枢纽,此次跨越三地协同的远距机械人手术不仅是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里程碑,更彰显香港能突破地域界限,汇聚国际知名医疗专家为全球病患提供顶尖手术服务的关键角色。此创举充分展示不同地区之间在智慧医疗及医学教育紧密合作的潜力,让世界各地顶尖的医学中心能够担当更积极的外科手术教学及指导角色,促进不同地区年轻外科医生的培训及技术传承。中大医学院非常荣幸参与此次三地合作,也期待通过这一具前瞻性的远程手术,促进更多智慧医疗专案落地;同时为未来医疗人才提供崭新的医学远程交流及国际手术应用场景,为香港乃至亚洲地区医疗服务的质素与普及性,以至全球医疗体系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 

 

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教授表示:「上海仁济医院始终致力於医学创新与国际协作。此次欧亚三地互联的手术旨在探索手术机械人遥距技术在多地协同、联合手术等复杂临床场景中的应用与前景。期望以此次手术交流为契机,携手全球各地更多的专家同仁,共同探索远端医疗技术发展和协作的新路径,为中国智慧医疗的系统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为患者带来更先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Chaudry教授表示:「是次合作汇聚来自伦敦以及亚洲的顶尖国际合作伙伴,证明了外科医疗进步不再受地域距离所限制。此三地协作将融合科学及数码创新相结合,为全球癌症医疗的未来带来改变。凭藉我们领先的临床实力、机械人技术及研究成果转化,我们现已具备组成跨国外科团队的实力,就癌症等疾病为世界各地的病患提供既专业且个人化的治疗。全球各地仍面对安全手术资源严重不足的挑战,我深信这次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我们彼此之间的友好合作,将有助改善更多人的未来。」

 

Featured is (from right) a CUHK medical graduate currently pursuing a PhD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lso assisted in the procedure from London.
Featured is (from right) a CUHK medical graduate currently pursuing a PhD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lso assisted in the procedure from London.

(图右)一位正在英国牛津大学修读博士学位课程的中大医科毕业生则在伦敦参与手术。

 

 
鸣谢


此研究项目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的「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

更多新闻稿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内镜手术机械人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大肠癌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内镜手术机械人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与世界顶尖学府加强跨学科医疗机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未来发展

中大与世界顶尖学府加强跨学科医疗机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未来发展

国际合作
中大完成全球首个多专科单孔微创机械人手术临床研究 证新技术有效深入以往难达位置进行精准治疗

中大完成全球首个多专科单孔微创机械人手术临床研究 证新技术有效深入以往难达位置进行精准治疗

外科创新技术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国际合作
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机械人外科教授赵伟仁教授就职演讲: 「鼎新革故 梦想成真:从医学、艺术,到机械、科研」

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机械人外科教授赵伟仁教授就职演讲: 「鼎新革故 梦想成真:从医学、艺术,到机械、科研」

奖项及荣誉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国际合作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在内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全港首宗无创内镜机械人手术

中大在内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全港首宗无创内镜机械人手术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与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获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与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获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奖项及荣誉
中大利用港产内镜手术机械人 完成全球首个机械人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膀胱癌

中大利用港产内镜手术机械人 完成全球首个机械人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膀胱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医学院创建亚洲首个膀胱癌类器官生物库  实现「先试后治」精准医疗

中大医学院创建亚洲首个膀胱癌类器官生物库 实现「先试后治」精准医疗

研究
创科赋能 智慧医疗 -– 手术机器人产业新趋势研讨会暨康诺思腾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创科赋能 智慧医疗 -– 手术机器人产业新趋势研讨会暨康诺思腾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里程碑
中大医学院与正大天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紧密结合及发挥内地与香港医药创新科研、人才培训、转化和产业优势

中大医学院与正大天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紧密结合及发挥内地与香港医药创新科研、人才培训、转化和产业优势

国际合作
中大医学院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亚洲首台Histotripsy 2.0系统 共30名患者获资助接受组织碎化技术治肝癌

中大医学院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亚洲首台Histotripsy 2.0系统 共30名患者获资助接受组织碎化技术治肝癌

捐款
中大医学院成全球首个测试AI辅助上消化道内镜系统基地 有望提升早期胃癌检测准确度及协助培训内镜医生

中大医学院成全球首个测试AI辅助上消化道内镜系统基地 有望提升早期胃癌检测准确度及协助培训内镜医生

国际合作
中大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手 全球首次在活体动物成功进行横跨欧亚的远程遥距磁控内窥镜手术

中大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手 全球首次在活体动物成功进行横跨欧亚的远程遥距磁控内窥镜手术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与港大共同开发互动式多阶段机器人定位器 以术中磁力共振引导 用於立体定位神经外科手术

中大与港大共同开发互动式多阶段机器人定位器 以术中磁力共振引导 用於立体定位神经外科手术

研究
中大宣布委任赵伟仁教授为医学院院长

中大宣布委任赵伟仁教授为医学院院长

里程碑
中大医学院与奥林巴斯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建「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心」 发展内镜及腹腔镜创新科技

中大医学院与奥林巴斯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建「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心」 发展内镜及腹腔镜创新科技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医学院证实新超声波内窥镜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阻塞 成功率较常规治疗更高 治疗时间亦更短

中大医学院证实新超声波内窥镜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阻塞 成功率较常规治疗更高 治疗时间亦更短

研究
中大在大中华地区首次引入崭新组合式机械人手术系统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效果满意

中大在大中华地区首次引入崭新组合式机械人手术系统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效果满意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医学院成功利用新混合人造血管支架 完成亚洲首个一站式多部位胸腔主动脉手术

中大医学院成功利用新混合人造血管支架 完成亚洲首个一站式多部位胸腔主动脉手术

研究
中大领导亚洲多地专家进行研究显示 「机械人辅助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连体内尿路重建手术」减出血量及加快术后痊愈

中大领导亚洲多地专家进行研究显示 「机械人辅助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连体内尿路重建手术」减出血量及加快术后痊愈

研究
中大成功研发可在体内快速传输的「生物合成软体微型机械人」 突破现有仪器限制 深入狭窄腔道治疗消化道疾病

中大成功研发可在体内快速传输的「生物合成软体微型机械人」 突破现有仪器限制 深入狭窄腔道治疗消化道疾病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与海外外科专家联合建议 新冠患者将手术延后七星期以减低死亡风险

中大医学院与海外外科专家联合建议 新冠患者将手术延后七星期以减低死亡风险

国际合作
中大及浸大推出「精胺风险评分」诊断前列腺癌

中大及浸大推出「精胺风险评分」诊断前列腺癌

研究
中大发现能预测「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成效的指标 可避免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术后出现副作用

中大发现能预测「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成效的指标 可避免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术后出现副作用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研究
中大成功应用混合手术室「经气管微波消融术」无创治肺癌成亚太首例

中大成功应用混合手术室「经气管微波消融术」无创治肺癌成亚太首例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教育
中大利用「混合手术室」结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 实时影像追踪及抽取微细病变组织 能诊治少至2毫米肺部肿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术室」结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 实时影像追踪及抽取微细病变组织 能诊治少至2毫米肺部肿瘤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吕志和博士创新医学杰出教授David Hayes 谈远程医学与流动医疗的现在与未来

中大吕志和博士创新医学杰出教授David Hayes 谈远程医学与流动医疗的现在与未来

研讨会
中大率先引入「高频信号检测」技术以确定脑部手术范围 有效提升复杂性脑痫症手术成效约三成

中大率先引入「高频信号检测」技术以确定脑部手术范围 有效提升复杂性脑痫症手术成效约三成

外科创新技术
中文大学与伦敦帝国学院共同推动创新医疗科技

中文大学与伦敦帝国学院共同推动创新医疗科技

国际合作
中大成立周毓浩创新医学技术中心 促进医学及工程跨学科合作 转化尖端科技至临床应用

中大成立周毓浩创新医学技术中心 促进医学及工程跨学科合作 转化尖端科技至临床应用

捐款
亚洲首例 中大率先引入「胃起搏器」 助胃瘫病人恢复消化功能

亚洲首例 中大率先引入「胃起搏器」 助胃瘫病人恢复消化功能

外科创新技术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心血管混合手术室正式开幕 多功能设施有助提升手术成效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心血管混合手术室正式开幕 多功能设施有助提升手术成效

临床服务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脑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失调症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脑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失调症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率先引入无创经口内镜贲门切开术治疗食道功能失调症

中大率先引入无创经口内镜贲门切开术治疗食道功能失调症

外科创新技术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