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dissects-lung-carcinoma-at-single-cell-resolution-uncovering-a-new-mechanism-for-tumour-formation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dissects-lung-carcinoma-at-single-cell-resolution-uncovering-a-new-mechanism-for-tumour-formation

中大成功以單細胞分辨率拆解肺癌 揭示腫瘤形成機制 有望開發新肺癌療法

腫瘤的形成是一個複雜且多步驟的過程,其機制至今仍有很多不確定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成功剖析肺癌組織中每顆細胞的基因動態,發現「巨噬細胞—肌成纖維細胞轉化(macrophage-myofibroblast transition, MMT)」機制在腫瘤形成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團隊的臨床前實驗證明,針對MMT機制能有效抑制肺癌進程,有望開發成為精準治療的方案。這是全球首個確立MMT機制與癌症相關的研究,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科學期刊 Advanced Science

 

鄧銘權教授、鄧昭俊博士、藍輝耀教授和杜家輝教授

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成功剖析肺癌組織中每顆細胞的基因動態,發現「巨噬細胞—肌成纖維細胞轉化(macrophage-myofibroblast transition, MMT)」機制在腫瘤形成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有望開發成肺癌精準治療的新方案。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左起)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鄧銘權教授、博士後研究員鄧昭俊博士、中大卓敏生物醫學研究教授及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藍輝耀教授和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系主任杜家輝教授

以單細胞解析度拆解腫瘤微環境 加速治療開發


「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是組成腫瘤微環境最主要的部分,能夠大幅促進血管增生、免疫抑制、癌細胞的轉移和耐藥性,是腫瘤形成及擴散的關鍵。然而,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同時包含可以抗癌的「好」細胞亞群和促進腫瘤生長的「壞」細胞亞群。


中大研究團隊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拆解腫瘤微環境動態。它是一種新開發的高辨析實驗技術,用於獲取樣本中每顆細胞的基因表達圖譜,可以深入了解各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亞群的運作,為相關治療策略提供新思路。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鄧銘權教授詳述:「單細胞RNA測序是現時擁有最高生物組織辨析度的工具,以觀察腫瘤微環境中每顆細胞的動態變化,讓我們能夠區分當中的『好』與『壞』細胞,有助開發精準的治療方案。這是單憑顯微鏡和手術刀的傳統鑑定方法難以準確做到。」


首項研究確立「巨噬細胞—肌成纖維細胞轉化」在癌症的重要角色


負責免疫功能的「巨噬細胞」因為長期過度活躍而直接轉化成致病的肌成纖維細胞,此機制稱為MMT。是次研究進一步發現,巨噬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亦能夠透過MMT機制轉化成壞的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促進腫瘤生長。中大醫學院團隊過往研究曾經發現MMT與腎病進程有關聯,今次是全球首個確立MMT機制與癌症相關的研究。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鄧昭俊博士解釋:「透過結合單細胞測序以及最新的生物資訊學平台細胞擬時序分析(Pseudotime)和 RNA速度分析 (RNA velocity),我們成功捕捉巨噬細胞在肺癌中的整個變化過程。」鄧博士憑藉此發現榮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資局「2021-22博士後獎學金計劃」及「香港免疫學會2021年青年研究學者獎」。


此外,團隊通過基因網絡分析進一步確定轉錄因子Smad3是非小細胞肺癌中,啟動MMT機制的關鍵調節器。研究團隊的臨床前數據顯示,透過藥物及基因治療抑制巨噬細胞表達Smad3,有效阻斷 MMT 及「壞」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的形成,成功令實驗小鼠的腫瘤消退,證明MMT有望成精準治療靶點。


中大卓敏生物醫學研究教授及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藍輝耀教授表示:「我們於2014年從腎臟纖維化中發現了MMT機制,相信它在人類疾病中有無限的可能性有待發掘。我們下一步將開發針對MMT機制的臨床精準療法。」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系主任杜家輝教授補充:「雖然T細胞免疫療法在治療白血病方面有卓越表現,但用於治療肺癌的效果卻未如預期,只有少於30%的患者有成效。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微環境,以找出能夠大幅度提高免疫治療對付固態瘤的成效,例如針對MMT機制的靶向治療。」

 

Article cover

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科學期刊Advanced Science

此研究由香港研究資助局、中大醫學院Faculty Innovation Award、轉化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及呂志和創新醫學研究所(CARE計劃)支持。研究其他主要參與者包括中大醫學院鄭詩樂教授、李天立教授、梁錦堂教授、曾智敏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鍾一琿。研究全文可參閱: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70005 

更多新聞稿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研究
中大破解癌痛秘密 確定新治療靶點緩解癌症病人痛苦

中大破解癌痛秘密 確定新治療靶點緩解癌症病人痛苦

研究
中大發現造血調節因子在腫瘤微環境的重要角色 為肺癌帶來新的治療靶點

中大發現造血調節因子在腫瘤微環境的重要角色 為肺癌帶來新的治療靶點

研究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肺癌免疫抑制關鍵 將血液中「中性粒細胞」轉化成新一代抗癌療法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肺癌免疫抑制關鍵 將血液中「中性粒細胞」轉化成新一代抗癌療法

研究
中大成功破解免疫細胞變異機理 為腎病治療燃點新希望

中大成功破解免疫細胞變異機理 為腎病治療燃點新希望

研究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突破性結果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突破性結果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

研究
中大開發與多種癌症相關的纖維母細胞分子分類方法  助進一步了解癌症進展並改良治療方案

中大開發與多種癌症相關的纖維母細胞分子分類方法 助進一步了解癌症進展並改良治療方案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腎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腎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方法

研究
中大發現新方法將肝腫瘤由「冷」轉「熱」 激活免疫T細胞滅癌 助發展更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中大發現新方法將肝腫瘤由「冷」轉「熱」 激活免疫T細胞滅癌 助發展更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研究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研究
中大發現全球喉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部分地區女性發病人數不跌反升

中大發現全球喉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部分地區女性發病人數不跌反升

研究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表彰其對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領導地位及重大貢獻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表彰其對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領導地位及重大貢獻

獎項及榮譽
中大醫學院一期臨床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完成逾150項早期臨床試驗項目 助癌症及糖尿病患者確立新治療藥物

中大醫學院一期臨床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完成逾150項早期臨床試驗項目 助癌症及糖尿病患者確立新治療藥物

研究
中大輔助生育技術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中大輔助生育技術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研究
中大研究證實「血漿DNA」篩查能偵測到早期沒有病徵的鼻咽癌 並反映日後患鼻咽癌風險

中大研究證實「血漿DNA」篩查能偵測到早期沒有病徵的鼻咽癌 並反映日後患鼻咽癌風險

研究
中大醫學院建立國際認可生物樣本庫 推動香港成為大灣區新醫藥科研中心

中大醫學院建立國際認可生物樣本庫 推動香港成為大灣區新醫藥科研中心

里程碑
中大發現小腸癌在全球及本港發病率明顯上升 高收入地區發病率較高

中大發現小腸癌在全球及本港發病率明顯上升 高收入地區發病率較高

研究
中大發現原發性腦癌的年輕男性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升幅較為顯著

中大發現原發性腦癌的年輕男性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升幅較為顯著

研究
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研究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男性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男性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研究
中大發現霍奇金淋巴癌發病率以亞洲升幅最為顯著 本港男士發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中大發現霍奇金淋巴癌發病率以亞洲升幅最為顯著 本港男士發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研究
中大醫科生研究發現STK3激酶促進胃癌發展 可作為獨立預後指標

中大醫科生研究發現STK3激酶促進胃癌發展 可作為獨立預後指標

教育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研究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全球首個 人體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臨床試驗 證實修改T細胞以治療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中大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全球首個 人體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臨床試驗 證實修改T細胞以治療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研究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外科創新技術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捐款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全球第一人將晚期肺癌治療「個人化」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全球第一人將晚期肺癌治療「個人化」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獎項及榮譽
中大腫瘤學系獲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頒發「傑出癌症關顧團隊」獎項

中大腫瘤學系獲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頒發「傑出癌症關顧團隊」獎項

獎項及榮譽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啟動 免費為萬名市民進行檢測 研肥胖與多種癌症關係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啟動 免費為萬名市民進行檢測 研肥胖與多種癌症關係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證新治療方案較常規治療有效延長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中大證新治療方案較常規治療有效延長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研究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率跨國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中大率跨國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研究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研究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獎項及榮譽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研究
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研究
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兩倍

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兩倍

研究
中大藍輝耀教授慢性腎病研究獲頒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中大藍輝耀教授慢性腎病研究獲頒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獎項及榮譽
第七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鼓勵延伸紓緩治療服務至社區

第七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鼓勵延伸紓緩治療服務至社區

研討會
中大完成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及成功進行經皮穿刺納米刀腫瘤治療 治癌技術新突破

中大完成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及成功進行經皮穿刺納米刀腫瘤治療 治癌技術新突破

研究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 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 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研究
兩大合辦第五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兩大合辦第五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研討會
中大率先研發嶄新電腦輔助腫瘤手術治療骨腫瘤病人 大大提高手術精確度

中大率先研發嶄新電腦輔助腫瘤手術治療骨腫瘤病人 大大提高手術精確度

外科創新技術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外科創新技術
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主辦 第五屆泛太平洋護理會議暨第七屆癌症護理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主辦 第五屆泛太平洋護理會議暨第七屆癌症護理研討會

研討會
中大首創大腸瘜肉預測指數及早預防腸癌

中大首創大腸瘜肉預測指數及早預防腸癌

臨床服務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