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discovers-the-occurrence-of-gut-microbiome-dysbiosis-at-the-prodromal-stages-of-parkinson-s-disease-gives-novel-insights-into-neurodegenerative-prevention-intervention-and-diagnosi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discovers-the-occurrence-of-gut-microbiome-dysbiosis-at-the-prodromal-stages-of-parkinson-s-disease-gives-novel-insights-into-neurodegenerative-prevention-intervention-and-diagnosis

中大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 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柏金逊病是全球第二常见的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及早介入可减轻病徵对患者的影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又称「发梦期梦游」)为柏金逊病先兆期常见的病徵,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会出现与柏金逊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他们肠道内促进健康的细菌减少,促进炎症和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增多。

研究团队指出,此发现揭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甚至早於RBD症状的出现,因此藉着检测肠道微生态,有望找出高风险演变为柏金逊病的个案,及早预防、介入及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研究结果已刊载於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肠道功能紊乱或在早期柏金逊病发病机制担当重要角色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於2019年进行全球首个RBD家庭研究,证实与RBD病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出现RBD、柏金逊病和其他脑退化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3至6倍。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客座助理教授刘亚平教授表示:「值得注意的是,RBD患者的亲属出现便秘的情况显著较高,反映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在早期柏金逊病发病机制担当重要角色,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刘亚平教授

刘亚平教授表示,与 RBD病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出现RBD、柏金逊病和其他脑退化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3至6倍。

黄蓓教授

黄蓓教授解释,当柏金逊病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微生物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促炎因子会更容易进入肠道内的神经系统,触发肠道神经系统乃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核蛋白沉积,继而引发神经细胞死亡。

跨学科合作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与柏金逊病的关连

 

为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与柏金逊病发病机制的关系,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联同微生物学系、脑神经科、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外科学系、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及德国卡塞尔Paracelsus-Elena医院柏金逊和运动障碍中心,合共招募441人参与研究,包括健康人士、RBD患者的直系亲属、RBD患者和早期柏金逊病患者,结果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肠道会出现与柏金逊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有健康促进作用的细菌(如普拉梭菌和罗斯氏菌)减少,和促进炎症及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如柯林斯氏菌和艾克曼氏菌)增多。而这些菌群变化不能完全被柏金逊病和RBD患者的便秘症状及服用相关药物所解释。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黄蓓教授解释:「肠道细菌的改变可以影响肠道以至脑部健康,柏金逊病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微生物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促炎因子更容易进入肠道内的神经系统,触发肠道神经系统乃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核蛋白沉积,继而引发神经细胞死亡,反映肠道微生态失衡有机会是引致柏金逊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荣润国教授

荣润国教授指通过「微生物—肠道—脑轴」,肠道微生态可以影响及支配各种生理情况,例如我们的睡眠、情绪、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等。透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有机会可及早干预、预防或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疾病。 

微生物标记可区分有柏金逊病先兆的患者

经进一步分析后,团队发现12个微生物标记物可有效将RBD患者与健康人士区分,日后有望透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筛检,以辨别特异性的肠道微生物特徵,找到患有RBD和处於柏金逊病先兆期的个案,及早介入以减低他们演变成柏金逊病的机会。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教授总结:「通过微生物—肠道—脑轴,肠道微生态可以影响及支配各种生理情况,例如我们的睡眠、情绪、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等。今次跨学科研究进一步确定在柏金逊病发病、甚至是其先兆期的RBD出现前,患者经已有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有机会可及早干预、预防或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疾病。 」

 

 

研究全文可参阅: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248-4

柏金逊病背景资料

 

本港现时约有12,000名柏金逊病患者,此症目前只能纾缓病徵,暂无根治的方法,为患者、其家人、社会经济和医疗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柏金逊病有长达10至20年的先兆期,期间半数病人出现RBD睡眠问题。由於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发梦期)期间缺乏肌张力抑制,他们在睡眠时会作出与梦境一致的暴力行为,如拳打脚踢、翻滚、喊叫等,并会引致损伤。研究显示九成以上的RBD患者在15年内会转化成柏金逊病及其他脑退化病。

 

 

更多新闻稿

中大全球首个「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家庭研究 揭柏金逊病家族遗传倾向高达6倍 追踪初期症状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逊病

中大全球首个「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家庭研究 揭柏金逊病家族遗传倾向高达6倍 追踪初期症状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逊病

研究
中大证实抑郁症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共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更易出现脑退化徵状 研究发现为促进精准精神医学和预防脑退化疾病提供新见解

中大证实抑郁症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共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更易出现脑退化徵状 研究发现为促进精准精神医学和预防脑退化疾病提供新见解

研究
中大与养和医院携手研究 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行为障碍或是脑退化先兆

中大与养和医院携手研究 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行为障碍或是脑退化先兆

研究
中大推出全港首个大型睡眠健康社区推广计划 「赛马会乐眠无忧计划」 以认知行为治疗解决失眠问题

中大推出全港首个大型睡眠健康社区推广计划 「赛马会乐眠无忧计划」 以认知行为治疗解决失眠问题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联同港大及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行全球首个「预防失眠」计划 证实能有效为高危青少年预防失眠

中大联同港大及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行全球首个「预防失眠」计划 证实能有效为高危青少年预防失眠

研究
中大港大研究证实辅助强光治疗有助改善「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病情

中大港大研究证实辅助强光治疗有助改善「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病情

研究
中大发现糖尿患者患抑郁症风险为一般人的两倍 倡以一分钟问卷及早评估糖尿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

中大发现糖尿患者患抑郁症风险为一般人的两倍 倡以一分钟问卷及早评估糖尿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

研究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脑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失调症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脑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失调症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研究证实其研发的口服微囊锁活菌微生态配方SIM03 有效纾缓儿童湿疹 改善患者生活质素

中大研究证实其研发的口服微囊锁活菌微生态配方SIM03 有效纾缓儿童湿疹 改善患者生活质素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发的SIM01微生态配方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结果刚发表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刺针传染病学》

中大医学院研发的SIM01微生态配方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结果刚发表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刺针传染病学》

研究
中大公布两项针对本港儿童及青少年与长者精神健康调查

中大公布两项针对本港儿童及青少年与长者精神健康调查

研究
中大医学院成功研发新技术MOZAIC提升肠道微生物移植成效 与医管局合作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中大医学院成功研发新技术MOZAIC提升肠道微生物移植成效 与医管局合作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可预测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标记

中大医学院发现可预测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标记

研究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
中大响应世界睡眠日2023呼吁关注睡眠健康 睡眠问题可增加患长新冠、情绪病及心血管病等风险

中大响应世界睡眠日2023呼吁关注睡眠健康 睡眠问题可增加患长新冠、情绪病及心血管病等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微生态峰会2023」打造香港成亚太区肠道微生态创新医药枢纽

中大医学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微生态峰会2023」打造香港成亚太区肠道微生态创新医药枢纽

研讨会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研究
大型临床研究证中大肠道微生态配方 (SIM01) 能减新冠及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

大型临床研究证中大肠道微生态配方 (SIM01) 能减新冠及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证有「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利用肠道微生态可准确预测、诊断及治疗「长新冠」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证有「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利用肠道微生态可准确预测、诊断及治疗「长新冠」

研究
中大港大联合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加强新冠疫苗成效

中大港大联合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加强新冠疫苗成效

研究
中大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态发展迟缓 粪便细菌基因可及早识别患者

中大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态发展迟缓 粪便细菌基因可及早识别患者

研究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研究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研究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研究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研究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学青少年睡眠不足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学青少年睡眠不足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研究揭示针灸可改善长者认知能力及记忆力 现招募长者参与临床研究先导计划

中大研究揭示针灸可改善长者认知能力及记忆力 现招募长者参与临床研究先导计划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身体和认知活动可以维护与改进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大脑功能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身体和认知活动可以维护与改进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大脑功能

研究
中大展开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计划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大展开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计划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园生活

健康推广计划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