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 優活健康國際會議 引領生活方式醫學 社區推動健康老齡化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聯同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聖雅各福群會、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共同推行的「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今日(7月15日)於中大舉行「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國際會議。會議聚焦近年迅速發展的「生活方式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探討其在應對全球人口老化的積極作用,以及在基層醫療及社區環境應用時所遇到的挑戰與機遇。會議吸引逾百名來自醫療界、社福界人士參與。
「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是一個採用「生活方式醫學」的公共衞生項目,旨在協助中年人士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及延緩慢性疾病。參加者透過六個月專業健康管理指導,在健康管理教練協助下改變生活習慣,實現「預防勝於治療」。
建構健康社區是馬會慈善重點範疇之一。「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作為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項目之一,已協助數以千計的參加者積極管理個人健康,降低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
醫療專家雲集 分享最新趨勢
會議匯聚多位本地及國際專家,透過主題演講,專題報告及專題討論,探討「生活方式醫學」的最新趨勢。開幕禮邀請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擔任主禮嘉賓。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表示:「我們相信,醫學的未來不僅在於治病,更在於防患於未然。『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通過提升個人自主健康管理能力,積極應對日益嚴峻的慢性病挑戰。計劃成效顯著——不僅是統計數字,更代表改變的人生、更光明的未來,充分印證預防醫學策略的成效。」
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劑強效良藥。賦權、科技、指導和強而有力的社區支援對於這種良藥發揮巨大作用。『賽馬會We WATCH優活健康計劃』正是這一種綜合方式的典範,亦是一個優秀的項目,它催生了重要的循證實踐,為建立一個預防為本的醫療系統注入新動力。」
國際專家在會議上強調,生活方式醫學對於應對全球慢性病及人口老化問題至關重要。Rob Lawson醫生指出,生活方式醫學能顯著減輕疾病負擔,預計到2030年能減低高達47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Susan Tan女士則提倡以教練指導為基礎的主動健康管理,以延長健康壽命。在本地方面,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發布「生活方式醫學」的本地大型研究成果,證實其實際成效。專題討論環節則深入探討在香港基層醫療及社區環境應用此模式的具體策略、機遇與挑戰。

中大醫學院研究成果證「生活方式醫學」成效
黃仰山教授發布「生活方式醫學」的本地大型研究成果。「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於2022至2025年推行,共招募8,000名35至59歲、患慢性疾病風險較高人士參與。基線評估數據顯示,近半參加者屬超重或肥胖(48%),45%有中央肥胖問題(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
參加者接受為期六個月的個人化健康管理指導,並獲發智能手錶以監測健康指標,同時參與由與計劃合作的非政府社會服務機構舉辦的活動,重點改善飲食、體能活動或壓力管理。
截至2025年5月23日,已完成計劃的參加者成效如下:
- 約半數血壓偏高人士恢復正常水準(上壓55%,下壓46%)
- 過半(51%)血脂臨界或偏高人士回復正常水準
- 近半(48%)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恢復正常
- 在1,983名以體能活動為首選的參加者中,其平均代謝當量(MET)顯著增加334單位(p<0.001),每日久坐時間平均減少59分鐘(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