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study-sees-small-intestinal-cancer-incidence-rising-globally-and-in-hong-kong-higher-incidence-observed-in-high-income-countri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study-sees-small-intestinal-cancer-incidence-rising-globally-and-in-hong-kong-higher-incidence-observed-in-high-income-countries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小肠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早期患者平均五年存活率有八成,但晚期则跌至只有四成。虽然医学界一直努力寻求更多小肠癌的相关资讯以达成早期诊断,但仍缺乏全球流行病学数据以了解具体概况。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与环太平洋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简称APRU)合作,首次估算小肠癌的全球分布,并分析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学趋势。结果显示,全球近十年的小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香港的发病人数於十年间增加一倍。

 

团队亦发现,小肠癌发病率与各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类发展指数(HDI)、不良生活习惯、代谢疾病以及炎症性肠病(IBD)患病率有关连,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发病率普遍较高。研究人员建议,针对高危人口采取危险因素控制及早期癌症检测措施,以控制上升趋势。研究详情早前已於国际顶尖医学期刊《Gastroenterology》发表。

 

本港小肠癌发病率领先全球近十年发病人数增加一倍

 

小肠癌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厌食、消化道出血、体重减轻、穿孔、小肠梗阻和梗阻性黄疸。由於小肠癌较难察觉,往往在转移后才被诊断,导致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目前,本港小肠癌的粗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2人,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10万人有1.0人,处於全球较高发病水平。医管局数据显示,本港的小肠癌新症由2011年的88宗增至2020年的164宗,十年间增加近一倍。死亡个案亦见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38宗增至2020年的60宗。

 

发达地区如北美、大洋洲及北欧的发病率最高

 

中大研究团队从「全球癌症观察站」、「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和「全球疾病负担」等资料库收集数据,计算及分析癌症发病率和各风险因素的流行率。研究团队发现,小肠癌於各地造成的疾病负担存在差异,其中发达地区如北美、大洋洲及北欧的发病率最高(详细数据见表一)。此外,小肠癌与GDP、HDI、吸烟、饮酒、不良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及炎症性肠病的患病率均呈正比,意味著这些风险因素较流行的国家,小肠癌发病率亦通常较高。
 

表一:小肠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最高的首三个地区:

 

全球小肠癌发病率最高首三个地区

 

每10万人口计算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北美地区

1.4

大洋洲地区

0.96

北欧地区

0.94

 

全球小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年老患者升幅最明显

 

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近十年的小肠癌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当中以年老患者的升幅最明显,其中50岁及以上长者发病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1])以波兰的升幅为最大,其次是印度及泰国(详细数据见表二)。

 

表二:全球50岁或以上长者,小肠癌发病率「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最高的三个国家:

 

国家

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

波兰

21.4

印度

12.0

泰国

10.3

 

Professor Martin Wong and Dr Jason Huang

黄至生教授 (左) 和 黄俊杰博士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黄俊杰博士表示:「小肠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可能与各地不同的医疗水平、生活习惯、代谢疾病以及炎症性肠病患病率相关。我们的研究首次为小肠癌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学趋势提供了最新及全面的证据。各地政策制定者应实施具针对性的循证预防策略,以控制有关风险因素。」


研究的高级通讯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黄至生教授补充:「因为遗传因素而导致的小肠癌约只有20%。全球小肠癌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可能归因於环境风险因素的增加,和随医学进步更多人被诊断出来。医学界值得进一步探索导致这些流行病学变化的原因,爲小肠癌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有关是次与APRU的合作研究

 

是次研究与APRU全球健康项目主任、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Mellissa Withers教授合作进行。APRU(https://apru.org/)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柏克莱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校长於1997年在洛杉矶成立,现有成员来自环太平洋地区超过60所领先研究型大学。中大亦是APRU的重要成员,黄至生教授和黄俊杰博士均是该协会的非传染病全球健康工作小组联席主席。


 

[1] 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是一种用作衡量癌症发病率於过去某段时间整体变化的方法。假设某国家10年的某种癌症发病率AAPC是5,即其癌症发病率於过去10年每年平均增加5%。

更多新闻稿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研究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研究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研究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研究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研究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临床服务
中大开发与多种癌症相关的纤维母细胞分子分类方法  助进一步了解癌症进展并改良治疗方案

中大开发与多种癌症相关的纤维母细胞分子分类方法 助进一步了解癌症进展并改良治疗方案

研究
陈德章教授获欧洲肿瘤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表彰其对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领导地位及重大贡献

陈德章教授获欧洲肿瘤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表彰其对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领导地位及重大贡献

奖项及荣誉
中大医学院一期临床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完成逾150项早期临床试验项目 助癌症及糖尿病患者确立新治疗药物

中大医学院一期临床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完成逾150项早期临床试验项目 助癌症及糖尿病患者确立新治疗药物

研究
中大辅助生育技术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中大辅助生育技术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研究
中大研究证实「血浆DNA」筛查能侦测到早期没有病徵的鼻咽癌 并反映日后患鼻咽癌风险

中大研究证实「血浆DNA」筛查能侦测到早期没有病徵的鼻咽癌 并反映日后患鼻咽癌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破解癌痛秘密 确定新治疗靶点缓解癌症病人痛苦

中大破解癌痛秘密 确定新治疗靶点缓解癌症病人痛苦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血糖波动不稳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患癌风险 并证实接受一类常用降血压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则较低

中大全球首证血糖波动不稳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患癌风险 并证实接受一类常用降血压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则较低

研究
中大发现霍奇金淋巴癌发病率以亚洲升幅最为显著 本港男士发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中大发现霍奇金淋巴癌发病率以亚洲升幅最为显著 本港男士发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研究
中大成功以单细胞分辨率拆解肺癌  揭示肿瘤形成机制 有望开发新肺癌疗法

中大成功以单细胞分辨率拆解肺癌 揭示肿瘤形成机制 有望开发新肺癌疗法

研究
中大与辅导教师协会最新调查显示 本港学生患「肠易激」情况令人关注 疫情下压力上升 吁留意肠胃问题或反映情绪健康响起警号

中大与辅导教师协会最新调查显示 本港学生患「肠易激」情况令人关注 疫情下压力上升 吁留意肠胃问题或反映情绪健康响起警号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半数受访儿童癌症康复者曾使用替代补充疗法 或存在「药疗相互作用」风险

中大研究发现半数受访儿童癌症康复者曾使用替代补充疗法 或存在「药疗相互作用」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研究
中大医学院团队发现B细胞及基因GPR18可预测多种癌症的存活期

中大医学院团队发现B细胞及基因GPR18可预测多种癌症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研究
中大医学院团队发现一种新型生物标记 可在头颈癌患者中预测长一倍的存活期

中大医学院团队发现一种新型生物标记 可在头颈癌患者中预测长一倍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共同领导全球首个人体CRISPR基因编辑治疗肺癌临床试验 证实修改T细胞以治疗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中大医学院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共同领导全球首个人体CRISPR基因编辑治疗肺癌临床试验 证实修改T细胞以治疗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研究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研究
中大将开展最新「细胞治疗」临床研究  首阶段引入CAR-T治疗血癌新方法

中大将开展最新「细胞治疗」临床研究 首阶段引入CAR-T治疗血癌新方法

研究
中大成功应用混合手术室「经气管微波消融术」无创治肺癌成亚太首例

中大成功应用混合手术室「经气管微波消融术」无创治肺癌成亚太首例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研究证实低剂量三环抗抑郁药有助改善难治性胃功能失调

中大研究证实低剂量三环抗抑郁药有助改善难治性胃功能失调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研究
李嘉诚基金会启动《爱能助》儿童癌症项目 资助儿童罕见癌症

李嘉诚基金会启动《爱能助》儿童癌症项目 资助儿童罕见癌症

捐款
莫树锦教授获欧洲肿瘤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全球第一人将晚期肺癌治疗「个人化」 被誉为「肿瘤学传奇」

莫树锦教授获欧洲肿瘤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全球第一人将晚期肺癌治疗「个人化」 被誉为「肿瘤学传奇」

奖项及荣誉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奖项及荣誉
中大肿瘤学系获国际肺癌研究协会颁发「杰出癌症关顾团队」奖项

中大肿瘤学系获国际肺癌研究协会颁发「杰出癌症关顾团队」奖项

奖项及荣誉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启动 免费为万名市民进行检测 研肥胖与多种癌症关系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启动 免费为万名市民进行检测 研肥胖与多种癌症关系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证新治疗方案较常规治疗有效延长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中大证新治疗方案较常规治疗有效延长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研究
中大利用「混合手术室」结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 实时影像追踪及抽取微细病变组织 能诊治少至2毫米肺部肿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术室」结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 实时影像追踪及抽取微细病变组织 能诊治少至2毫米肺部肿瘤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率跨国研究证实免疫疗法对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中大率跨国研究证实免疫疗法对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研究
中大研究证「消融化疗栓塞术」有效延长肝癌患者无恶化存活期两倍

中大研究证「消融化疗栓塞术」有效延长肝癌患者无恶化存活期两倍

研究
中大研究获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推崇

中大研究获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推崇

奖项及荣誉
中大港大合作开展复发性卵巢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免费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中大港大合作开展复发性卵巢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免费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研究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国际合作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研究
中大完成二万人「血浆DNA」鼻咽癌筛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发现期数

中大完成二万人「血浆DNA」鼻咽癌筛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发现期数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研究
中大领导ALK阳性肺腺癌研究证实 新标靶药成效超现时标准疗法两倍

中大领导ALK阳性肺腺癌研究证实 新标靶药成效超现时标准疗法两倍

研究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研究
中大成功揭示肿瘤免疫逃脱新机制 开拓「免疫疗法」新方向

中大成功揭示肿瘤免疫逃脱新机制 开拓「免疫疗法」新方向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国际合作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组图谱 突破性结果有助发展个人化治疗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组图谱 突破性结果有助发展个人化治疗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研究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研究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研究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研究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外科创新技术
第七届华人地区医护人员纾缓治疗研讨会 鼓励延伸纾缓治疗服务至社区

第七届华人地区医护人员纾缓治疗研讨会 鼓励延伸纾缓治疗服务至社区

研讨会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研究
中大完成经皮穿刺纳米刀动物实验及成功进行经皮穿刺纳米刀肿瘤治疗 治癌技术新突破

中大完成经皮穿刺纳米刀动物实验及成功进行经皮穿刺纳米刀肿瘤治疗 治癌技术新突破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治水平 造福人类健康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治水平 造福人类健康

研究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研究
中大联同七间医院进行亚洲首个临床研究 发现崭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

中大联同七间医院进行亚洲首个临床研究 发现崭新「植入式扰流器」能有效治疗脑动脉瘤

研究
两大合办第五届华人地区医护人员纾缓治疗研讨会

两大合办第五届华人地区医护人员纾缓治疗研讨会

研讨会
中大率先研发崭新电脑辅助肿瘤手术治疗骨肿瘤病人 大大提高手术精确度

中大率先研发崭新电脑辅助肿瘤手术治疗骨肿瘤病人 大大提高手术精确度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主办 第五届泛太平洋护理会议暨第七届癌症护理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主办 第五届泛太平洋护理会议暨第七届癌症护理研讨会

研讨会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