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and-pwh-multi-disciplinary-aortic-team-saved-an-extremely-rare-case-of-aortic-dissection-complicating-twins-pregnancy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and-pwh-multi-disciplinary-aortic-team-saved-an-extremely-rare-case-of-aortic-dissection-complicating-twins-pregnancy

懷未足月孖胎孕婦急性主動脈撕裂 情況極罕見危急 中大威院跨專科團隊成功為孕婦緊急修復主動脈保三命

2024年6月,一名懷孖胎孕婦因突發胸痛被送到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並確診急性主動脈撕裂。由於個案屬極危急並非常罕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威院組成跨專科團隊,包括心胸外科、婦產科、麻醉科及深切治療科,於短時間內商議出最適合的緊急救治方案,最後成功為孕婦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修補主動脈,幸保孕婦及其胎兒三人性命。由於個案於醫學界屬極罕見亦具參考價值,報告已刊登在國際心胸外科醫學期刊 《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Group photo

左起: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胸外科駐院醫生陳煦華醫生、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教授、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教授黃鴻亮教授、威爾斯親王醫院麻醉,痛症及圍術期醫學部門副部門主管黎敏玲醫生及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黃文建醫生

懷孕後期心臟負荷增加大動脈撕裂風險上升

急性主動脈撕裂1屬罕見但死亡率高的心血管急症,患者的主動脈內膜因為出現撕裂或受損,導致血液流到內膜和夾層之間,形成一個假腔,影響血液供應,嚴重可導致主動脈破裂及器官供血不全。孕婦懷孕期間因血液容量增加,心血管承受的壓力隨之上升,若加上妊娠血壓高,可導致主動脈壁變得脆弱,繼而增加急性主動脈撕裂的風險,於懷孕第三階段(即最後三個月)及產後(生產後的六至八星期)尤為常見。全球每一百萬名孕婦當中,約有四至七人於懷孕期間出現急性主動脈撕裂,孕婦及胎兒的術中死亡率可高達20%

 

Prof. Liona Poon

潘教授表示孕婦懷孕期間,因血液容量增加,心血管承受的壓力隨之上升,出現主動脈撕裂的風險是非孕婦的四倍。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兼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榮譽顧問醫生潘昭頤教授表示:「孕婦出現急性主動脈撕裂實屬罕見,救治過程既複雜又具挑戰性,故需要跨專科團隊合作處理,方可增加救治成功的機會。救治方案取決於懷孕周數,需要同時兼顧孕婦和胎兒的安全,通常26周或以上會先取出胎兒,再為孕婦施手術。由於少於26周的胎兒在此情況取出的生存率低﹐指引建議醫生為孕婦先修復受損的主動脈,期後才生產。」

中大威院團隊用4小時35分鐘完成手術 孕婦術後六星期產健康孖寶

 

是次個案的36歲孕婦懷有孖胎,她在懷孕第25周期間,胸口突然感到劇烈痛楚,並蔓延至背部。被緊急送院後進行心臟照聲波檢查,發現主動脈根部直徑由一般約三厘米擴至五厘米闊,顯示有嚴重主動脈心瓣逆流的情況。她及後接受主動脈造影檢查,證實患上急性A型主動脈撕裂,若不盡快接受手術,她和胎兒均會有生命危險。

 

sharing session

陳小姐回憶當知道確診急性主動脈撕裂一刻,母胎都有生命危險,感到十分無助,冷靜下來後選擇相信醫生。她表示當時最大心願是孖胎安全、健康,由衷感激醫護團隊守護了她和胎兒性命。

中大醫學院及威院的心胸外科、婦產科、心臟麻醉科及產科麻醉科醫生,組成跨專科團隊先與孕婦的家人商量,繼而詳細計劃整個救治過程。團隊決定在保留胎兒在母體內的情況下,利用體外循環機輔助,為孕婦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

 

Dr Linda Lai

黎醫生(右)表示因為患者是懷有雙胞胎的媽媽,團隊在設計手術方案時不只考慮病人,更要兼顧寶寶的安全,因此所有麻醉、維生監測措施等都要細心考量及規劃。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教授兼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黃鴻亮教授表示:「在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的過程,需要應用心肺體外循環機,暫時替代病人自身的心肺功能,傳統的流程會將病人的身體降溫以保護其腦部免受缺血再灌注損傷和減少新陳代謝需求。考慮到胎兒容易因為低溫症或心臟驟停而有生命危險,亦需助確保有足夠的子宮血流量為胎兒提供氧氣,我們決定在不為孕婦降溫的情況下施手術,並定時為她進行胎兒心臟超聲波,以確保孖胎的情況穩定。」

 

威爾斯親王醫院麻醉,痛症及圍術期醫學部門副部門主管兼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黎敏玲醫生表示:「我們將孕婦的身體向左傾側,以避免她的下腔靜脈受壓迫,再進行全身麻醉。在應用心肺體外循環機前後,我們利用心臟照聲波時刻監察心臟情況。團隊亦需要精細地計算麻醉劑量,以保持孕婦維持較高血壓,並精確控制她的凝血指數。」

 

 

Prof. Randolph Wong

黃鴻亮教授表示,團隊當時選擇利用混合生物心瓣及人造血管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代替傳統的大血管分件縫合式,以節省心臟停頓時間,減低手術風險。

整個手術在4小時35分鐘內完成。孕婦在術後恢復迅速,術後第四天離開深切治療病房,第八天已經可以轉至普通病房繼續觀察,並於術後第17天出院。六星期後,她於懷孕第31周順利生產,孖胎平安出世。

 

黃教授總結:「極少手術是需要同時拯救三個生命,不論手術和麻醉的複雜性都是需要十分有經驗的跨專科團隊應付,同時亦要兼顧術後的加護措施,以確保孕婦的復原和後隨的生產。整個手術分秒必爭,我們當時選擇利用混合生物心瓣及人造血管進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代替傳統的大血管分件縫合式,成功節省超過15分鐘的心臟停頓時間。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例子,展示在處理複雜性極高的手術時,能夠在短時間內組成跨專科團隊是十分重要。」

 

 

 

 

 

 

 

 


急性主動脈撕裂可分為A型及B型:A型是指剝離範圍包含升主動脈,較靠近心臟, 如患者在48小時內未得到治療,死亡率可高達50%。B型的範圍則限於降主動脈,由於遠離心臟,死亡率較低。

 

 

更多新聞稿

中大領導亞洲多中心研究證實早孕期「早產妊娠毒血症」篩查及預防 有助高危孕婦減四成患病風險 與威院推行先導服務初見成效

中大領導亞洲多中心研究證實早孕期「早產妊娠毒血症」篩查及預防 有助高危孕婦減四成患病風險 與威院推行先導服務初見成效

研究
中大研究證搭橋手術後妥善管理血脂水平 對減低長遠心臟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

中大研究證搭橋手術後妥善管理血脂水平 對減低長遠心臟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國際合作
中大研究警示懷孕婦女注意體重增幅

中大研究警示懷孕婦女注意體重增幅

研究
中大建議所有孕婦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全港兩成孕婦患妊娠糖尿 研究發現其子女糖尿病風險為同齡兒童3倍

中大建議所有孕婦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全港兩成孕婦患妊娠糖尿 研究發現其子女糖尿病風險為同齡兒童3倍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部分高危孕婦未能透過阿士匹靈預防妊娠毒血症的原因

中大研究發現部分高危孕婦未能透過阿士匹靈預防妊娠毒血症的原因

研究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靶點及藥物

中大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靶點及藥物

研究
中大發現心臟手術前進行運動復康訓練可加快病人術後康復

中大發現心臟手術前進行運動復康訓練可加快病人術後康復

研究
中大與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領導全球最大型「縮時成像培養箱」研究 發現以此技術培養體外受精胚胎效果與傳統方法相若

中大與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領導全球最大型「縮時成像培養箱」研究 發現以此技術培養體外受精胚胎效果與傳統方法相若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婦腸道微生態改變 影響嬰兒早期神經發育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婦腸道微生態改變 影響嬰兒早期神經發育

研究
中大威院成功以單一導管同時修補二尖瓣及三尖瓣 治療嚴重心瓣倒流新突破

中大威院成功以單一導管同時修補二尖瓣及三尖瓣 治療嚴重心瓣倒流新突破

研究
中大醫學院證實以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加四成 並成功訓練AI輔助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中大醫學院證實以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加四成 並成功訓練AI輔助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醫學院證實內窺鏡胃腸繞道術治療惡性胃出口阻塞 成效更高、住院時間更短

中大醫學院證實內窺鏡胃腸繞道術治療惡性胃出口阻塞 成效更高、住院時間更短

研究
中大發現中學生接受由教師主導的心肺復甦術訓練 與醫護人員主導的訓練同樣有效

中大發現中學生接受由教師主導的心肺復甦術訓練 與醫護人員主導的訓練同樣有效

研究
中大發現本港每四宗成人死亡個案中一宗與敗血症相關 成人敗血症發病率與死亡率過去十年持續增加

中大發現本港每四宗成人死亡個案中一宗與敗血症相關 成人敗血症發病率與死亡率過去十年持續增加

研究
中大威院研究證實新冠抗病毒藥適用於嚴重腎病患者

中大威院研究證實新冠抗病毒藥適用於嚴重腎病患者

研究
中大輔助生育技術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中大輔助生育技術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研究
中大與家計會合作開展賽馬會「高危配偶遺傳病基因篩查」計劃

中大與家計會合作開展賽馬會「高危配偶遺傳病基因篩查」計劃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調查發現半數香港孕婦懷孕初期鈉攝取超標

中大調查發現半數香港孕婦懷孕初期鈉攝取超標

研究
中大醫學院成功利用新混合人造血管支架 完成亞洲首個一站式多部位胸腔主動脈手術

中大醫學院成功利用新混合人造血管支架 完成亞洲首個一站式多部位胸腔主動脈手術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加強劑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體 保護年幼嬰兒

中大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加強劑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體 保護年幼嬰兒

研究
中大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研究證實阿士匹靈可減慢妊娠代謝時鐘 降低患妊娠毒血症風險

中大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研究證實阿士匹靈可減慢妊娠代謝時鐘 降低患妊娠毒血症風險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抗體可經母體傳至胎兒

中大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抗體可經母體傳至胎兒

研究
中大證實改良版高能聚焦超聲波有效治療子宮肌瘤

中大證實改良版高能聚焦超聲波有效治療子宮肌瘤

研究
中大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為慣性流產夫婦作更精準的遺傳病因檢測及診斷

中大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為慣性流產夫婦作更精準的遺傳病因檢測及診斷

研究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華人女性的糖尿病風險是非患病人士的4倍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華人女性的糖尿病風險是非患病人士的4倍

研究
中大改良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之「三重檢測方法」 證可提升亞洲孕婦「早產妊娠毒血症檢出率」一倍

中大改良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之「三重檢測方法」 證可提升亞洲孕婦「早產妊娠毒血症檢出率」一倍

研究
中大率先引入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作胎兒產前診斷

中大率先引入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作胎兒產前診斷

研究
中大發現嚴重睡眠窒息症未經治療患者手術後較易出現心血管問題 籲手術前進行睡眠窒息症評估以減風險

中大發現嚴重睡眠窒息症未經治療患者手術後較易出現心血管問題 籲手術前進行睡眠窒息症評估以減風險

研究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國際合作
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證新技術有效深入以往難達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證新技術有效深入以往難達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研究
中大推全球首項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檢測卵子質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謎

中大推全球首項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檢測卵子質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謎

研究
中大進行全球首項大型青少年流行病學統計 發現濫用冰毒會引致下尿路症狀

中大進行全球首項大型青少年流行病學統計 發現濫用冰毒會引致下尿路症狀

臨床服務
中大全球首項研究確認新大腸癌高風險群組

中大全球首項研究確認新大腸癌高風險群組

研究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捐款
中大醫學院研「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治前列腺肥大 9成病人經新法治療後可正常排尿

中大醫學院研「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治前列腺肥大 9成病人經新法治療後可正常排尿

臨床服務
中大率先引入「高頻信號檢測」技術以確定腦部手術範圍 有效提升複雜性腦癇症手術成效約三成

中大率先引入「高頻信號檢測」技術以確定腦部手術範圍 有效提升複雜性腦癇症手術成效約三成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發現本港孕婦乙肝帶菌率維持偏高 與25年前未引入初生嬰兒全面疫苗計劃時相若

中大發現本港孕婦乙肝帶菌率維持偏高 與25年前未引入初生嬰兒全面疫苗計劃時相若

研究
中大醫學院成功植入「脈衝產生器」醫治胃酸倒流

中大醫學院成功植入「脈衝產生器」醫治胃酸倒流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證實注射「加壓素」可有效降低宮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風險

中大證實注射「加壓素」可有效降低宮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風險

研究
中大評估及治療逾300名因吸食氯胺酮而患有排尿功能障礙青年 最新研究證實綜合消炎治療能顯著改善病情

中大評估及治療逾300名因吸食氯胺酮而患有排尿功能障礙青年 最新研究證實綜合消炎治療能顯著改善病情

研究
中大與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攜手合作 於本港率先推出新生兒代謝篩查計劃

中大與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攜手合作 於本港率先推出新生兒代謝篩查計劃

捐款
中大首推全港脆性X綜合症 (X染色體易裂症) 篩查服務

中大首推全港脆性X綜合症 (X染色體易裂症) 篩查服務

臨床服務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美國專家攜手合作進行臨床遺傳學培訓 設立本港首個一站式遺傳病門診服務

中大與美國專家攜手合作進行臨床遺傳學培訓 設立本港首個一站式遺傳病門診服務

國際合作
中大證實無創性手術能有效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中大證實無創性手術能有效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臨床服務
中大促請單車使用者佩戴頭盔及其他防護措施 以減輕意外引致的腦創傷

中大促請單車使用者佩戴頭盔及其他防護措施 以減輕意外引致的腦創傷

研究
中大威爾斯親王醫院利國偉心血管治療中心正式開幕 配備先進設備及專業技術 服務全港心血管病患者

中大威爾斯親王醫院利國偉心血管治療中心正式開幕 配備先進設備及專業技術 服務全港心血管病患者

里程碑
中大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今天開幕

中大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今天開幕

捐款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研究
「醫工合作.完美醫療」 中大舉辦公眾教育活動 分享電腦輔助手術與臨床管理的豐碩成果

「醫工合作.完美醫療」 中大舉辦公眾教育活動 分享電腦輔助手術與臨床管理的豐碩成果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腦刺激治療遲發性肌張力失調症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腦刺激治療遲發性肌張力失調症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率先發現吸毒劑量對青少年膀胱功能有負面影響

中大率先發現吸毒劑量對青少年膀胱功能有負面影響

研究
中大率先引入基因晶(芯)片技術作胎兒產前診斷

中大率先引入基因晶(芯)片技術作胎兒產前診斷

研究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