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uccessfully-conducted-the-world-s-first-multi-specialty-clinical-trial-using-the-next-generation-single-port-robotic-surgical-system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successfully-conducted-the-world-s-first-multi-specialty-clinical-trial-using-the-next-generation-single-port-robotic-surgical-system
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證新技術有效深入以往難達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證新技術有效深入以往難達位置進行精準治療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系統」臨床研究,替逾60位病人進行單孔微創手術,結果顯示隨着機械臂變得更加靈活,所有手術工具能透過單一切口進入病人體內。此新系統可以深入以往難以到達的病灶位置,例如鼻咽和下咽部,讓外科醫生進行複雜但精細的治療程序。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手術工具能透過單一切口進入病人體內,並可深入以往難以到達的病灶位置,進行複雜但精細的治療。圖右起: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劉潤皇教授、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吳志輝教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英權醫生、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吳兆文教授和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手術工具能透過單一切口進入病人體內,並可深入以往難以到達的病灶位置,進行複雜但精細的治療。圖右起: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劉潤皇教授、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吳志輝教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英權醫生、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吳兆文教授和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

 

中大醫學院的臨床研究結果,展示了透過單一切口可成功進行多個手術程序,為引入單孔機械臂系統在不同專科的微創手術作臨床應用,提供非常重要的資料。是次研究成果更證明中大醫學院的臨床標準獲國際認同,由來自不同專科的外科醫生、護士和麻醉科醫生組成的跨專業團隊,合作無間以完成此臨床研究,並鞏固中大醫學院作為全球領先的機械人手術研究中心及培訓基地的地位。

 

手術工具集中在直徑僅2.5厘米的單一機械臂上

中大醫學院於1990年6月引入微創手術,以達至縮小病人傷口、減少術後創傷及痛楚、加速病人復元和降低感染風險等目標。相關技術於本港愈趨普遍及先進,現時已可應用於割除膽石、切除消化道腫瘤、腎上腺,以至肝臟。中大醫學院於2005年引入機械人輔助的微創手術技術,傳統的機械人系統設有4支機械臂,分別控制手術工具和腹腔鏡,並經約如鉛筆粗幼的4個小孔,放入病人體內。

 

因應設計及科技發展,最新一代的機械人微創手術系統已發展至可進行僅造成單一傷口的單孔微創手術。直徑約2.5厘米的手術系統只需經一個單一切口或天然孔道,即可把3支手術工具及一個三維高清鏡頭放進病人體內。機械臂最深可伸延至24厘米的位置,更可作360度旋轉。經訓練的外科醫生透過操作控制台,遙距操控機械臂上的手術工具,並經高清鏡頭顯示的三維影像觀察病灶,於狹窄的環境進行複雜而精密的手術。

 

中大醫學院外科團隊一直獲全球認同是微創手術發展的先鋒。

中大醫學院外科團隊一直獲全球認同是微創手術發展的先鋒。

吳志輝教授示範使用多臂機械人模擬替傷口縫針。

吳志輝教授示範使用多臂機械人模擬替傷口縫針。

 

全球首個臨床研究顯示新系統可安全地經天然孔道進行多專科的微創手術

中大醫學院於2016年至2017年,就「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系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別於三個專科包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及結直腸外科進行臨床研究。研究中並無個案出現嚴重併發問題。各科進行的病例數字如下: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結直腸外科
接受單孔微創機械手術病例個案212022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英權醫生表示:「以經口腔進行的機械人手術為例,新系統高靈活性的機械臂可以深入以往較難到達的位置,例如鼻咽、喉及下咽部。這系統讓外科醫生於只有約一個網球大小的狹窄空間內,透過手術工具及鏡頭更靈活地切除微細的神經血管結構,相信此技術的提升能夠提供一個平台,幫助我們開發嶄新的微創方式處理病例,以促進患者康復及將併發率降至最低。」

 

竺先生(左)因罹患大腸癌需接受單孔微創手術。他指其傷口疤痕現隱藏於肚臍,不易察覺。

竺先生(左)因罹患大腸癌需接受單孔微創手術。他指其傷口疤痕現隱藏於肚臍,不易察覺。

鄭女士(左)表示,成功接受單孔微創手術切除舌底腫瘤後,其說話能力得以維持。

鄭女士(左)表示,成功接受單孔微創手術切除舌底腫瘤後,其說話能力得以維持。

 

在泌尿外科及結直腸外科方面,這個新機械人平台能促進經腹腔進行的單孔手術發展,包括前列腺切除術、結腸切除術,以及經天然孔道進行的內窺鏡手術包括經肛門的機械人手術。由於在腹部的傷口數目減至最低,這些新技術能減低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加快他們的復元速度及改善術後的外觀。

 

另由於手術系統可經天然孔道如口腔和肛門等進入人體內操作,部分患者更有機會沒有表面傷口。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吳兆文教授補充:「中大醫學院被挑選進行是次臨床研究,反映我們獲全球認同是微創手術發展的先鋒。我們專業而可靠的臨床團隊由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及護士組成,他們使用機械人微創手術系統的豐富經驗,有助奠下穩健的跨專業工作架構,以進行世界級的臨床研究,促進機械人微創手術的發展。」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劉潤皇教授(右二)認為,是次研究有助引入單孔機械臂系統在不同專科的微創手術作臨床應用。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劉潤皇教授(右二)認為,是次研究有助引入單孔機械臂系統在不同專科的微創手術作臨床應用。

中大致力發展醫療科技 冀成為環球微創手術訓練基地和研究中心

香港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創新和科技,例如建立「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等。鑑於發展創科的潛力,中大亦積極促進醫學、工程和企業的合作,持續就醫療科技提出嶄新概念和發明,其中醫療機械人便是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

 

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期望上述臨床研究的成功,除增強醫療工程研究的發展外,亦能促成將單孔機械臂手術系統引入本港作臨床應用。趙教授表示:「我們的臨床研究結果展示了透過單一切口可成功進行多個手術程序,為引入單孔機械臂系統在不同專科的微創手術作臨床應用,提供非常重要的資料。我深信其他專科也可以廣泛應用這系統,讓更多病人受惠。」

 

為培訓香港、內地及其他地區的外科醫生學習使用機械人手術系統的技巧及最先進的微創手術技術,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一直提升設備,最近便將訓練系統升級至現時臨床廣泛應用中最先進的型號。身兼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機械臂手術系統培訓課程主任的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吳志輝教授指出:「我們希望透過先進的微創手術設備,為本港及鄰近地區的醫護人員提供理想的訓練平台之餘,更成為亞太區以至是國際級的微創手術訓練基地和研究中心。」

更多新聞稿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內鏡手術機械人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大腸癌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內鏡手術機械人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大腸癌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 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國際合作
中大領導亞洲多地專家進行研究顯示 「機械人輔助根治性全膀胱切除連體內尿路重建手術」減出血量及加快術後痊癒

中大領導亞洲多地專家進行研究顯示 「機械人輔助根治性全膀胱切除連體內尿路重建手術」減出血量及加快術後痊癒

研究
中大及浸大推出「精胺風險評分」診斷前列腺癌

中大及浸大推出「精胺風險評分」診斷前列腺癌

研究
中大發現能預測「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成效的指標 可避免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術後出現副作用

中大發現能預測「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成效的指標 可避免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術後出現副作用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吸煙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聯同多國專家制訂「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的臨床指引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吸煙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聯同多國專家制訂「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的臨床指引

研究
港韓瑞三地學者聯手研頂尖醫學科技 創新納米技術治療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韓瑞三地學者聯手研頂尖醫學科技 創新納米技術治療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國際合作
中大醫學院成功植入「脈衝產生器」醫治胃酸倒流

中大醫學院成功植入「脈衝產生器」醫治胃酸倒流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評估及治療逾300名因吸食氯胺酮而患有排尿功能障礙青年 最新研究證實綜合消炎治療能顯著改善病情

中大評估及治療逾300名因吸食氯胺酮而患有排尿功能障礙青年 最新研究證實綜合消炎治療能顯著改善病情

研究
中大研究證實「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較傳統手術治療更有效減低膀胱癌復發機會

中大研究證實「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較傳統手術治療更有效減低膀胱癌復發機會

研究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趙偉仁教授就職演講: 「鼎新革故 夢想成真:從醫學、藝術,到機械、科研」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趙偉仁教授就職演講: 「鼎新革故 夢想成真:從醫學、藝術,到機械、科研」

獎項及榮譽
中大在大中華地區首次引入嶄新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效果滿意

中大在大中華地區首次引入嶄新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效果滿意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開發「磁控螺旋微機械人」治療中耳炎患者中耳導管菌膜感染

中大開發「磁控螺旋微機械人」治療中耳炎患者中耳導管菌膜感染

研究
中大港大成功開發磁力共振圖像導航手術機械人系統 經口腔準確利用激光消融頭頸癌腫瘤

中大港大成功開發磁力共振圖像導航手術機械人系統 經口腔準確利用激光消融頭頸癌腫瘤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與海外外科專家聯合建議 新冠患者將手術延後七星期以減低死亡風險

國際合作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公布首3,500名市民篩查結果 顯示「一站式多樣癌症篩查」有效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公布首3,500名市民篩查結果 顯示「一站式多樣癌症篩查」有效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外科創新技術
香港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結盟 共同研發創新醫學科技治腸胃病

香港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結盟 共同研發創新醫學科技治腸胃病

國際合作
中大進行全球首項大型青少年流行病學統計 發現濫用冰毒會引致下尿路症狀

中大進行全球首項大型青少年流行病學統計 發現濫用冰毒會引致下尿路症狀

臨床服務
中大全球首項研究確認新大腸癌高風險群組

中大全球首項研究確認新大腸癌高風險群組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治前列腺肥大 9成病人經新法治療後可正常排尿

中大醫學院研「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治前列腺肥大 9成病人經新法治療後可正常排尿

臨床服務
中大率先引入「高頻信號檢測」技術以確定腦部手術範圍 有效提升複雜性腦癇症手術成效約三成

中大率先引入「高頻信號檢測」技術以確定腦部手術範圍 有效提升複雜性腦癇症手術成效約三成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成立何善衡泌尿中心加強本地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中大成立何善衡泌尿中心加強本地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臨床服務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今天開幕

中大青少年泌尿治療中心今天開幕

捐款
中大在內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全港首宗無創內鏡機械人手術

中大在內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完成全港首宗無創內鏡機械人手術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腦刺激治療遲發性肌張力失調症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腦刺激治療遲發性肌張力失調症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率先發現吸毒劑量對青少年膀胱功能有負面影響

中大率先發現吸毒劑量對青少年膀胱功能有負面影響

研究
中大與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手 全球首次在活體動物成功進行橫跨歐亞的遠程遙距磁控內窺鏡手術

中大與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手 全球首次在活體動物成功進行橫跨歐亞的遠程遙距磁控內窺鏡手術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為亞洲先驅引入「刺激舌下神經植入術」治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中大為亞洲先驅引入「刺激舌下神經植入術」治阻塞性睡眠窒息症

研究
中大與港大共同開發互動式多階段機械人定位器 以術中磁力共振引導 用於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

中大與港大共同開發互動式多階段機械人定位器 以術中磁力共振引導 用於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

研究
中大醫學院發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 泌尿系統出現併發症風險可高達五倍

中大醫學院發現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 泌尿系統出現併發症風險可高達五倍

研究
中大醫學院證實以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加四成 並成功訓練AI輔助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中大醫學院證實以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加四成 並成功訓練AI輔助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宣佈委任趙偉仁教授為醫學院院長

中大宣佈委任趙偉仁教授為醫學院院長

里程碑
中大醫學院證實內窺鏡胃腸繞道術治療惡性胃出口阻塞 成效更高、住院時間更短

中大醫學院證實內窺鏡胃腸繞道術治療惡性胃出口阻塞 成效更高、住院時間更短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奧林巴斯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建「臨床前及臨床研究中心」 發展內鏡及腹腔鏡創新科技

中大醫學院與奧林巴斯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建「臨床前及臨床研究中心」 發展內鏡及腹腔鏡創新科技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醫學院證實新超聲波內窺鏡引流術治療惡性膽管阻塞 成功率較常規治療更高 治療時間亦更短

中大醫學院證實新超聲波內窺鏡引流術治療惡性膽管阻塞 成功率較常規治療更高 治療時間亦更短

研究
中大研究證搭橋手術後妥善管理血脂水平 對減低長遠心臟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

中大研究證搭橋手術後妥善管理血脂水平 對減低長遠心臟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內窺鏡鉗」用於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 較標準治療更有效

中大研究發現「內窺鏡鉗」用於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 較標準治療更有效

研究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醫學院成功利用新混合人造血管支架 完成亞洲首個一站式多部位胸腔主動脈手術

中大醫學院成功利用新混合人造血管支架 完成亞洲首個一站式多部位胸腔主動脈手術

研究
中大成功研發可在體內快速傳輸的「生物合成軟體微型機械人」 突破現有儀器限制 深入狹窄腔道治療消化道疾病

中大成功研發可在體內快速傳輸的「生物合成軟體微型機械人」 突破現有儀器限制 深入狹窄腔道治療消化道疾病

研究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調查顯示 全球泌尿科服務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嚴重推遲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調查顯示 全球泌尿科服務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嚴重推遲

研究
中大拆解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內鏡檢查的時間謎團

中大拆解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內鏡檢查的時間謎團

研究
中大率先將「文物觀賞」融入醫學教育 效法耶魯醫學院模式 提升觀察及表達能力 裨益臨床診症

中大率先將「文物觀賞」融入醫學教育 效法耶魯醫學院模式 提升觀察及表達能力 裨益臨床診症

教育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眾篩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況

中大研究發現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眾篩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況

研究
中文大學與倫敦帝國學院共同推動創新醫療科技

中文大學與倫敦帝國學院共同推動創新醫療科技

國際合作
中大成立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 促進醫學及工程跨學科合作 轉化尖端科技至臨床應用

中大成立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 促進醫學及工程跨學科合作 轉化尖端科技至臨床應用

捐款
亞洲首例 中大率先引入「胃起搏器」 助胃癱病人恢復消化功能

亞洲首例 中大率先引入「胃起搏器」 助胃癱病人恢復消化功能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研發教材提升自閉症學生社交能力將推廣至全港學校使用

中大研發教材提升自閉症學生社交能力將推廣至全港學校使用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研究揭示輕度聽障對兒童學習及言語的影響 現招募聽障學童參與研究計劃以探討復康介入成效

中大研究揭示輕度聽障對兒童學習及言語的影響 現招募聽障學童參與研究計劃以探討復康介入成效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血管混合手術室正式開幕 多功能設施有助提升手術成效

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血管混合手術室正式開幕 多功能設施有助提升手術成效

臨床服務
中大調查發現助聽器有助提升聽障人士的生活質素

中大調查發現助聽器有助提升聽障人士的生活質素

研究
中大證實無創性手術能有效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中大證實無創性手術能有效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臨床服務
中大促請單車使用者佩戴頭盔及其他防護措施 以減輕意外引致的腦創傷

中大促請單車使用者佩戴頭盔及其他防護措施 以減輕意外引致的腦創傷

研究
中大與尚普研發全球首項結合聽力測試及聲音改善的技術 「聽優」榮獲華爾街日報「亞洲創新獎」銅獎及最受觀眾歡迎獎

中大與尚普研發全球首項結合聽力測試及聲音改善的技術 「聽優」榮獲華爾街日報「亞洲創新獎」銅獎及最受觀眾歡迎獎

獎項及榮譽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研究
「醫工合作.完美醫療」 中大舉辦公眾教育活動 分享電腦輔助手術與臨床管理的豐碩成果

「醫工合作.完美醫療」 中大舉辦公眾教育活動 分享電腦輔助手術與臨床管理的豐碩成果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率先引入無創經口內鏡賁門切開術治療食道功能失調症

中大率先引入無創經口內鏡賁門切開術治療食道功能失調症

外科創新技術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